第158章 血脉心声:奶奶的文学心灯
奶奶没有文化,可奶奶的童话故事讲得很好,我的文学基因来自我的奶奶。
奶奶去世时享年93岁,那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如今回忆起来,还是那样怀念慈善温和待人的奶奶。
我在课堂上用奶奶对我的教育做背景讲述了血脉与乡土的文学的灯光……
——题记
血脉之声:奶奶的文学心灯
一、回忆的起点
在岁月的长河中徘徊,许多记忆已如褪色的老照片,模糊不清。然而,关于奶奶的一切,却始终如同一盏温暖的明灯,在我心中熠熠生辉。每当夜深人静,思绪便不由自主地飘回到那段与奶奶相伴的时光,那些她讲述的童话故事,宛如天籁,在我耳边回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那个略显萧瑟的季节,奶奶永远地离开了我。她走的时候,享年93岁,脸上带着一如既往的慈善与温和,仿佛只是沉沉睡去。如今,虽已过去多年,但每当回忆起奶奶,心中那份深切的怀念便如潮水般涌来,将我淹没。
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我最爱做的事情,便是在夏日的夜晚,依偎在奶奶身旁,听她讲述那些奇妙的童话故事。奶奶没有什么文化,一生都在那片乡土上辛勤劳作,但她的脑海中,却仿佛藏着一个无尽的宝藏,那些故事,或奇幻,或温暖,或充满哲理,总能让我听得如痴如醉。
二、奶奶的故事世界
夏日的夜晚,闷热难耐,奶奶总会拿着那把破旧却被摩挲得光滑的蒲扇,带着我来到院子里的老槐树下。奶奶缓缓地坐在那张旧藤椅上,藤椅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也在为即将开始的故事奏响前奏。我则乖巧地搬来小板凳,紧紧依偎在奶奶身旁,目光充满期待地望着她。
奶奶轻轻摇着蒲扇,微风拂过,带来丝丝凉意,也撩动着奶奶那几缕花白的发丝。她清了清嗓子,目光望向远方,像是陷入了某个遥远的梦境,然后缓缓开口,故事便在这静谧的夜空中流淌开来。
金色田野的守护者
“孩子,在咱村外那片金色的田野里,曾经住着一个小小的稻草人。他呀,穿着一身破旧的衣服,戴着一顶破草帽,被插在田野中间,守护着这片庄稼。”奶奶的声音轻柔,仿佛带着我走进了那片生机勃勃的田野。
“稻草人虽然不能像人一样自由走动,但他有一颗善良而勇敢的心。有一天,一群贪吃的鸟儿发现了这片成熟的庄稼,它们呼朋引伴,准备饱餐一顿。稻草人看到了,心里着急极了。他用尽全身力气,摇晃着身上的绳子,发出“沙沙”的响声,想要吓走那些鸟儿。”奶奶一边说,一边轻轻晃动着手指,模仿稻草人摇晃的样子。
“可是鸟儿们一开始并不害怕,它们依旧大摇大摆地靠近庄稼。稻草人没有放弃,他大声呼喊着,尽管声音沙哑,却充满了坚定。也许是稻草人的坚持感动了上天,就在鸟儿们快要吃到庄稼的时候,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把鸟儿们都吹跑了。”奶奶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仿佛她正在亲眼目睹这场“保卫战”。
“田野里的庄稼保住了,农民们都很高兴。从那以后,每当有鸟儿想要来偷吃庄稼,稻草人都会拼尽全力驱赶它们。他成为了这片金色田野永远的守护者,守护着农民们的希望。”奶奶微笑着,眼中满是对稻草人的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