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子文艺 作品
第285章 记者风采荣耀家族(第2页)
在总裁办公室,整面落地窗将黄河全景纳入视野。周明远亲自为冰儿斟茶,青瓷杯中碧螺春舒展如雀舌。"其实我更想聊聊我的祖父。"他摩挲着办公桌上泛黄的记账本,纸页间夹着的粮票早已褪色,"这是1983年的账本,那年他用卖馒头攒的钱,买了第一台和面机。"
车间参观从传统面点生产线开始。身着白色工装的工人正在操作智能蒸箱,蒸汽升腾间,老技师李建国指着墙上的照片讲述:"这是1995年的场景,那时候我们还是用砖砌的土灶,周老爷子每天凌晨两点就来揉面,面粉袋破了,他浑身雪白还在笑。"冰儿举起摄像机,镜头扫过陈列柜里的老式擀面杖,与旁边的3d食品打印机形成奇妙对比。
最震撼的是冷链物流中心。智能机械臂在零下18度的冷库中穿梭,电子屏实时显示着全球订单数据。"这些设备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技术总监王工程师戴着防冻手套比划,"十年前,我们连温控货车都租不起,周董事长抵押了自己的婚房才凑够资金。"
午休时间,员工食堂飘来阵阵麦香。冰儿混在员工队伍中打饭,发现餐盘里不仅有精致的工作餐,还特意设置了"忆苦思甜"窗口,供应玉米窝头和腌咸菜。"这是董事长的要求。"打菜阿姨笑着说,"每周三都是传统日,让年轻人知道好日子来之不易。"
下午的采访安排在集团历史展馆。泛黄的报纸、生锈的模具、褪色的奖状,在全息投影技术下重现生机。当屏幕中出现1998年抗洪救灾的影像时,周明远突然驻足——画面里,年轻的父亲正带领员工搬运救灾物资,肩头的血痕透过湿透的衬衫格外醒目。"那年我们捐出了半年利润。"他声音低沉,"祖父说,吃水不忘挖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