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子文艺 作品

第325章 回访故乡《牡丹晚报》

《牡丹晚报》记录我的青春梦想。

——题记

启程:重寻旧梦的开端

那是一个暮春的清晨,微风轻拂,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和泥土的气息。窗外,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一片片细碎的光影。我坐在窗前,望着手中那张已经泛黄的《菏泽市报》通讯员聘书,思绪如潮水般翻涌。

曾经,我怀揣着对文字的热爱,以《菏泽市报》通讯员的身份,在这片土地上追逐着自己的青春梦想。那些在灯下奋笔疾书的夜晚,那些为了一篇报道四处奔波的日子,都成为了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然而,随着时光的流转,《菏泽市报》改版升级为《牡丹晚报》,我也在生活的洪流中渐渐迷失了方向,那些梦想似乎也被尘封在了岁月的角落。

但今天,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决定回访《牡丹晚报》,去捡拾那些过去的岁月与梦想,探寻那份属于我的辉煌是否依旧。

我收拾好行囊,踏上了前往报社的路。一路上,熟悉的街道、建筑在眼前闪过,仿佛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我想起了第一次走进报社时的紧张与兴奋,想起了和编辑老师们交流时的热烈场景,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

重逢:旧景与新貌的交织

当我站在《牡丹晚报》报社大楼前时,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慨。这座大楼,相较于过去,显得更加宏伟和现代化了。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门口的招牌醒目而耀眼,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它的变迁与发展。

走进大厅,一切都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那股浓浓的油墨香,那是报纸特有的味道,仿佛能让人闻到文字的温度;陌生的是大厅里崭新的布局和忙碌的工作人员,他们行色匆匆,脸上带着专注和自信。

我向工作人员表明了来意,他们热情地接待了我。一位年轻的编辑听说我曾经是《菏泽市报》的通讯员后,脸上露出了惊讶和敬佩的神情:“您可是我们的前辈啊,快请进,我们好好聊聊。”

在他的带领下,我走进了编辑部。这里,电脑、打印机等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编辑们坐在电脑前,熟练地操作着,专注于手中的稿件。我想起了过去,我们用手写稿件,然后再小心翼翼地送到报社,那时候的工作效率远没有现在这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