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子文艺 作品

第252章 多梦岁月,念情爱

漂泊江南采访的日子,岁月多梦,念情爱,思轻柔,谁懂心海荡漾?

解析梦境,情爱小说浓芳漂泊足迹,生活里的情缘都在梦中滤镜……

——题记

江南的雨,像被谁扯碎了的云絮,丝丝缕缕地垂落人间。冰阳立在雕花窗棂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油纸伞竹骨上细密的纹路。雨滴顺着黛瓦的弧度蜿蜒而下,在青石板上敲出清脆的回响,恍惚间竟与记忆里平弹三弦的泛音重叠。更远处,运河水面上浮动的涟漪,还藏着与诗人君君相遇时的惊鸿一瞥。

那是七月流火的午后,蝉鸣撕开了乌镇的暑气。冰阳攥着采访本穿梭在纵横交错的水巷,白墙黑瓦间蒸腾的暑气里,忽然飘来一缕清甜的桂花香。循着香气拐进巷子深处,“墨韵茶舍”的匾额在竹帘后若隐若现。推门而入时,檀木熏香混着龙井的清冽扑面而来,沈墨正跪坐在茶台前,青瓷茶盏在他骨节分明的手中流转出晶莹的光。而角落的长案前,一位身着月白长衫的青年正伏案疾书,宣纸上墨迹未干,写着“一船星辉揉碎在运河的皱纹里”。

“姑娘可是来听评弹?”沈墨抬头时,额前碎发垂落,眼底漾着江南独有的温润。冰阳点头,余光却被那青年的诗句勾住。许是察觉到目光,青年抬头露出爽朗笑容:“在下君君,正为长江水系组诗犯愁,姑娘若不嫌弃,可愿指点?”就这样,原本计划半小时的采访,在茶香、弦音与诗句的碰撞中延续到暮色四合。

沈墨煮茶时讲究“凤凰三点头”,水流在茶碗里画出优美的弧线;君君写诗时偏爱狼毫毛笔,墨汁在宣纸上晕染出苍劲的笔锋。冰阳渐渐发现,君君的诗歌与沈墨的评弹,竟意外地契合。当君君朗诵新作时,沈墨会不自觉地轻叩茶盏打拍子;而沈墨弹起《枫桥夜泊》,君君便即兴赋诗。三人常在茶舍打烊后,就着运河的晚风,聊诗歌韵律与评弹唱腔的共通之处。

“你看这两句,‘长江水是大地的血管,而运河是盘绕其上的银镯’,是不是少了些韵脚?”君君将诗稿推过来时,墨迹未干的纸页上还带着淡淡的墨香。冰阳用红笔在旁批注,沈墨则递来刚沏好的碧螺春:“润润喉,省得讨论太激烈伤了嗓子。”茶舍的灯光昏黄,将三人的影子投在雕花窗棂上,恍若一幅流动的水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