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子文艺 作品

第278章 芒种(第2页)

饮食养生

- 吃苦:芒种后天气炎热,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此时宜多吃一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莲子、苦菊等,具有清热解暑、养心安神等作用。

- 食酸:可适当食用一些酸性食物,如乌梅、山楂、柠檬等,能敛汗止泻、生津止渴,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

- 清补:饮食宜清淡,可多吃一些健脾利湿的食物,如绿豆、赤小豆、薏仁、山药、白扁豆等,以帮助身体排出湿气,同时补充营养,增强体质。

诗词文化

古人留下了许多描写芒种的诗词。如陆游的“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生动地描绘了芒种时节农村繁忙的景象;杨万里的“梅霖倾泻九河翻,百渎交流海面宽。良苦吴农田下湿,年年披絮插秧寒”,则写出了芒种时节江南多雨,农民辛苦插秧的情景。这些诗词不仅展现了芒种时节的自然景观和农事活动,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题记

2025年6月5日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高邮的云层,在青瓦白墙上洒下细碎的金斑。冰阳推开全蔬聚加工厂宿舍的木窗,湿润的空气裹挟着泥土与秸秆燃烧后的焦香涌入鼻腔,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蛙鸣,他这才惊觉,芒种已至。

此时的高邮城郊,收割机驶过的麦田宛如被梳理过的金色绸缎,麦茬整齐地排列在田垄间,仿佛等待检阅的士兵。老农们佝偻着脊背,将最后几捆遗漏的麦穗捆扎成束,草帽下的脸庞被晒得通红,却始终挂着满足的笑容。田埂边,几辆拖拉机满载着金灿灿的麦粒,车斗边缘的秸秆在风中簌簌作响,扬起细碎的尘雾。冰阳站在厂区二楼的走廊,望着远处正在搭建秧棚的村民,忽然想起故乡黄河岸边的麦浪。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二十年前的芒种,他总跟着父亲在麦田里穿梭。镰刀划过麦秆的沙沙声、打谷场上木锨扬起麦粒的簌簌声、母亲用井水湃过的西瓜的清凉触感,交织成童年最深刻的夏日记忆。那时的芒种,是全家总动员的"战役"——天未亮便要出门,趁着露水未干收割麦子,避免麦穗在烈日下炸开;正午时分,滚烫的麦芒扎得脖颈生疼,汗珠滑进眼睛里,涩得睁不开眼;夜晚的场院里,月光如水,打谷机的轰鸣声中,全家人围坐在麦秸堆旁,啃着硬面馍,就着腌萝卜,却觉得无比香甜。

而如今,故乡的麦田早已被联合收割机取代。那些钢铁巨兽吞进整片麦田,吐出的麦粒直接装入运输车,打谷场成了村民晾晒被褥的空地。去年回乡时,冰阳看到邻居张大爷戴着老花镜,用智能手机查看天气预报,精准计算收割日期,不禁感叹科技的力量。田间少了往日的喧嚣,多了几分机械作业的秩序感,虽然少了些"粒粒皆辛苦"的切身体会,却也让农民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