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扳手诗行:一个汽修工人的双面人生(第2页)
最初尝试写诗时,芦国柱连稿纸都舍不得买。他在废旧的汽车维修单据背面,用歪歪扭扭的字迹记录灵感。一次,他蹲在车间地沟里检修汽车底盘,头顶的灯光在油渍上折射出奇异的光晕,突然想起童年夏夜外婆用蒲扇赶蚊子的场景。灵感如电流般击中他,他顾不上浑身油污,掏出揣在裤兜的圆珠笔,在油污斑斑的工作服内衬上写下:"蒲扇摇碎月光的鳞片/童年的蛙鸣/卡在生锈的轴承里"。这句诗后来成了他早期作品《车间诗稿》的开篇,也是他文学之路的起点。
2010年,智能手机的普及为芦国柱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他用省吃俭用攒下的钱买了第一部二手手机,注册了文学论坛账号,开始在网络平台发表作品。最初,他的投稿常石沉大海,有人嘲笑他"扳手都握不稳还想握笔杆",但这些质疑反而激发了他的创作斗志。他把汽修厂当作观察生活的窗口——报废汽车的残骸、车主焦虑的神情、深夜加班时头顶的孤灯,都成了诗歌素材。在《午夜车间》里,他写道:"扳手拧开月亮的螺丝/机油流淌成银河/我修补着钢铁的伤口/也缝合自己破碎的梦"。
随着作品在"今日头条天天快报"等平台陆续发表,芦国柱逐渐在网络文学圈崭露头角。2018年,他的诗歌《生锈的齿轮》被知名诗歌公众号转载,单日阅读量突破十万。诗中"每个齿痕都是未寄出的信/写给远方的麦田"的意象,让无数读者惊叹于这位汽修工的细腻笔触。也正是在这一年,他收到了中国河子文艺社的入社邀请。当红色的会员证书寄到汽修厂时,车间里的工友们围拢过来,看着证书上烫金的字,有人打趣:"老芦,这下你真是咱们厂的大诗人了!"
加入河子文艺社后,芦国柱的创作迎来蜕变。他开始系统学习诗歌理论,与社内诗人探讨意象运用和语言技巧。2020年疫情期间,他被困在汽修厂值班,望着空荡的街道,写下组诗《城市病历》。其中"口罩遮住叹息的褶皱/体温计丈量不出/春天迟到的焦虑"一句,被多家文学期刊转载。他的作品不再局限于个人情感抒发,开始承载对社会现实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