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子文艺 作品

第313章 芳菲西行之旅

岁月熔炼才情,人生亮丽青春,中国河子文艺社策划芳菲行走远方,西方之旅走读文学大家收获宝藏。

——题记

暮色漫过河子文艺社的落地窗时,芳菲正将泛黄的《尤利西斯》手稿影印件贴在行程策划板上。玻璃幕墙倒映着她耳后的碎发,像极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里未写完的韵脚。作为这次"芳菲行走远方——西方之旅"的总策划,她的指尖已经在世界地图上丈量了无数遍,那些被红笔圈出的城市,此刻正随着空调的微风轻轻颤动。

"芳菲姐,签证全下来了!"西兰花抱着文件袋撞开会议室的门,马尾辫上的雏菊发卡随着步伐摇晃。这位年轻策划总爱把灵感写在薄荷绿便利贴上,此刻她的笔记本边缘已经密密麻麻贴满了:"牛津咖啡馆采风计划卢浮宫光影速写"。杨柳依依跟着走进来,她总习惯将策划案做成精美的手账,淡彩勾勒的莎士比亚环球剧院跃然纸上,旁边还贴着从二手书店淘来的旧戏票。

"但预算还是差最后一笔。"丹妮推了推金丝眼镜,作为编委的她正在核对赞助商名单。这位总是穿着藏蓝西装的姑娘,此刻却在财务报表间隙写满了《神曲》摘抄——这是她独有的解压方式。会议室突然安静下来,只有空调外机发出轻微的嗡鸣。

"用我的版权费吧。"推门而入的楠木抱着厚重的校对稿,衬衫口袋露出半截钢笔。作为文艺社最年轻的校对,他总爱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稿件:蓝色是语法,红色是修辞,而紫色专属于那些让他心动的句子。此刻他将存折轻轻放在会议桌上,存折封皮已经被翻得卷起毛边,扉页上还留着某次校对时不小心滴落的墨渍。

芳菲望着眼前这三个伙伴,忽然想起三年前文艺社濒临解散时,也是这样四个人守着空荡荡的办公室吃泡面。她伸手抚平策划板上卷起的边角:"这次我们要带着河子文艺社的灵魂,去触摸文学真正的温度。"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将这句话裁成细碎的金箔,撒在每个人发亮的眼睛里。

首站伦敦的清晨飘着细密的雨丝,芳菲裹紧驼色风衣走在泰晤士河畔。楠木举着相机倒退着拍摄圣保罗大教堂,突然被台阶绊了个趔趄,相机里却意外捕捉到鸽子掠过穹顶的瞬间。"这就是意外的诗意!"芳菲接过相机翻看,雨滴在镜头上晕开的光斑,竟与透纳画作里的光影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