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子文艺 作品

第317章 唱好百姓故事采访最基层

走访基层第一站:潍坊劳务市场,不一样的情怀,不一样的风景。

——题记

作为河子文艺主编,这些年我一直坚信,文学的根须深深扎在百姓的生活土壤之中。那些在岁月里默默耕耘、在平凡日子里努力生活的普通老百姓,他们的故事就是最动人的文学素材。于是,我怀揣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敬畏,踏上了深入基层采访的道路,决心把他们的故事写进我的《冰阳之歌》。

第一站,我来到了潍坊的劳务市场。这里就像一座生活的大舞台,形形色色的人都在为了生活而奔波忙碌。天刚蒙蒙亮,劳务市场里就已经人声鼎沸。工人们或蹲或站,身旁放着简单的工具,眼神中既有对新一天工作机会的期待,又带着几分疲惫与迷茫。我穿梭在人群中,和他们攀谈起来。

老张是一位五十多岁的泥瓦工,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双手布满了老茧,粗糙得像干裂的树皮。他来自农村,家里有年迈的父母和正在上学的孩子,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他背井离乡来到城市打工。“俺没啥文化,就会点泥瓦活,只要能吃苦,就能多挣点钱。”老张操着一口浓重的方言说道,“前几天家里来电话,说孩子考试考得不错,俺这心里就觉着再累也值了。”看着老张憨厚的笑容,我感受到了他对家人那份质朴而深沉的爱,也看到了无数像他一样的底层劳动者,为了家庭默默承受生活的重压,却从不抱怨。

在劳务市场的一角,我遇到了年轻的小李。他二十出头,眼神中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小李原本在老家的工厂上班,但觉得那里的发展空间有限,便来到潍坊闯荡。他想学习电工技术,虽然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但每天都会去书店看相关的书籍,晚上就睡在简陋的出租屋里。“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一定能在这个城市站稳脚跟。”小李坚定地说。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让我看到了年轻一代在困境中追求梦想的勇气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