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苏中 作品
第619章 司马懿笑笑之曹爽灭之之朱祁钰恍然大悟:改革必须改(第3页)
窗外,南宫的方向传来晨钟,三下,敲得格外沉。朱祁钰抬手摸了摸脸,全是冷汗。他忽然起身,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大明会典》,翻开“军政篇”——那里记载着土木堡之变前的军制,密密麻麻的字,此刻看来都像曹爽手中的兵符,看着威严,实则早被蛀空。
“原来如此……”他喃喃自语,指尖划过“边将任免”“禁军调度”几个字。曹爽输在“信错人”,更输在“制度空壳”——曹家三代对司马懿的“托孤之信”,本质是把权力系在个人恩怨上,而非铁律。就像大明的军制,靠着“勋贵世袭”“宦官监军”维系,一旦遇到王振这样的奸佞、也先这样的强敌,立刻就散了架。
他想起司马懿把玩玉佩时的笑,想起曹爽在天牢的叹息,想起高平陵的霜、洛阳城的血——历史从不是故事,是一面镜子,照出权力的死穴:若制度只靠“信任”维系,那背叛就是迟早的事;若改革只动皮毛,不动根基,那曹家的今天,就是大明的明天。
朱祁钰走到案前,提笔蘸墨,在纸上写下两个字:“革弊”。笔尖划破纸面的声音,像极了司马懿合兵符时的轻响。他知道,这两个字背后,是要撕破“太后懿旨”般的既得利益,是要重建“兵符与法度”的平衡,是要让权力的根扎在制度的土里,而不是个人的手里。
窗外的天渐渐亮了,晨光爬上“革弊”二字,将墨迹染成金色。朱祁钰握紧笔,指节泛白——他仿佛看见曹爽在天牢里的眼睛,看见司马懿堂前的那棵松树,更看见大明的城墙,在新的阳光下,正等着被重新砌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