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钱打我 作品

第228章 薪火燃世·血诏惊龙(第2页)

每一滴落下,都发出轻微的“滋”响,如同烧红的烙铁按在油脂上。暗红的液体并未被尘埃吸收,反而如同拥有生命般,在尘埃表面缓缓…蠕动、…汇聚!

渐渐地,一个由粘稠暗红液体构成的、不规则的…“血池”雏形,在地宫深处…悄然…形成。

血池中心,暗红的液体如同沸腾般翻滚、冒泡。每一个气泡破裂,都释放出一缕极其细微、却带着极致怨毒、疯狂、以及被背叛的滔天恨意的…暗红色气息!

这气息无声地在地宫封闭的空间内弥漫、沉淀,如同酿造着最恶毒的诅咒。血池周围的灰白尘埃,在这怨毒气息的浸染下,竟隐隐透出一丝…不祥的…暗金光泽!

无人知晓,这暗红液体的源头是那葬身地底的郡王一党不甘的怨魂精血?还是深渊残留的最后污秽借尸还魂?亦或是…那被灰白幽影与暗银之手强行抹杀的污秽孽龙…残存的恶念所化?

它如同一个在绝对死寂中孕育的…恶毒胎盘,贪婪地汲取着地宫深处沉淀的绝望、背叛与死亡气息,等待着破茧而出的…时机。

***

北都,新朝临时朝堂。

虽称“朝堂”,实则是龙脉新基旁临时搭建的巨大明黄帷帐。帐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着北地的严寒。新帝登基大典在即,迁都、建制、封赏、抚民…千头万绪。

残存的旧臣以原兵部尚书于谦(虚影)为首,虽只余一缕守护残魂依附于社稷剑,其忠直之名却成了新朝凝聚人心的旗帜。北地边军宿将、宣大总督石亨,凭借拱卫新都、收拢流民之功,气焰正炽,麾下聚集了一批骄兵悍将。而一些嗅觉灵敏、早早北逃或“弃暗投明”的江南士绅代表,如原南京礼部侍郎周忱,则以其熟知江南民情、钱粮度支之能,在新朝文官体系中悄然占据要津。

此刻,争论的焦点,正是对南京乃至整个江南的处置。

石亨一身簇新蟒袍,声如洪钟,指节粗大的手重重拍在临时搬来的紫檀案几上,震得茶盏乱跳:“江南?那群软骨头!神瞳闭目时缩卵,祖龙献祭时装死,浩劫过后就想着攀附新主!那帮逃进地宫的腌臜货,就是他们的榜样!依我看,当遣精锐之师南下,犁庭扫穴!收缴钱粮,充实北都!将那些首鼠两端的世家大族连根拔起,其田产充公,分与北地将士与归附流民!以儆效尤!”

他身后几名边将轰然应和,杀气腾腾。新朝初立,军功最重,石亨的提议代表了北地武人集团对江南富庶之地的赤裸觊觎。

“石总督此言差矣!”周忱须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身着半旧却浆洗得笔挺的绯袍,声音不高,却带着江南士林特有的清朗与沉稳,“江南虽经浩劫,仍是我华夏财赋根本,鱼米之乡,万民所系!岂能一味以刀兵相向?浩劫之中,江南士绅百姓亦受荼毒,其惶惑无助,乃人之常情。彼等告祭孝陵,奉迎新龙,心意已明。当务之急,非是征伐,而是安抚!派遣德高望重之重臣,持龙剑恩旨南下,宣慰人心,恢复秩序,招抚流亡,重开漕运。待江南元气稍复,人心归附,其钱粮赋税,自能源源不断输济北都,此乃长治久安之策!”

他身旁几位江南出身的文官纷纷点头附和,引经据典,强调怀柔之利。他们代表着江南残余势力在新朝的代理人,急需稳住基本盘。

帷帐内,两派意见针锋相对,武夫的杀气与文臣的算计在温暖的炭火气息中激烈碰撞。端坐于临时龙椅上的新帝身影尚显模糊(新帝未正式登基),沉默地倾听着,目光却不时投向帷帐之外,那高悬天穹的山河社稷剑虚影,似乎在寻求某种指引。社稷剑的光芒平稳流淌,并无异动。

就在争论渐趋白热化之际——

“报——!!!”

一声凄厉到变形的急报,撕裂了帐内凝重的空气!一名浑身浴血、甲胄破碎的北都龙骧卫斥候,连滚爬爬地冲入大帐,扑倒在地,手中死死攥着一卷…浸透暗红血渍的…明黄绢帛!

“南京…南京急报!孝陵地宫…地宫…”斥候气息奄奄,目眦尽裂,用尽最后力气嘶吼,“血…血诏!地宫…开了!邪物…邪物出来了!” 话音未落,人已气绝!

帐内瞬间死寂!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住了斥侯手中那卷染血的明黄绢帛!那色泽…那形制…分明是…只有帝王才能使用的…诏书!

石亨一步上前,粗暴地夺过血诏,猛地展开!

绢帛之上,并非朱砂御笔,而是…用粘稠暗红、散发着浓烈腥臭的…“血”书写的…扭曲字迹!字迹癫狂,力透纸背,充满了无尽的怨毒与诅咒:

**“朕,太祖苗裔,大明正统!**

**北都伪龙窃国,神器蒙尘!**

**深渊非祸,乃天罚伪朝!**

**今,朕得龙灵庇佑,自九幽归来!**

**以血为誓,以怨为兵!**

**敕令江南忠义之士,起兵讨逆!**

**凡附伪朝者,尽诛九族!**

**凡戮伪军者,封侯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