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语脉通幽(第3页)

"必须建立跨维考古学!"郭董在量子白板上勾勒出全新蓝图,"用拓扑量子计算机解析玉器沁色中的暗物质信息,通过纺织纹密码重建上古量子通信网络 。"他启动学宫最新研发的"文明弦论模拟器",将二里头绿松石龙形器的镶嵌规律转化为超弦振动方程,青铜器上的云雷纹顿时在十维空间中显现出m理论的全息投影。

寅时三刻,量子钟鼎文在实验室穹顶浮现。秦古阳将论文终稿投射在《坤舆万国全图 》上,明代利玛窦绘制的经纬线突然解译为量子纠缠网络——每条航路都对应着文明火种在十一维超空间中的迁移轨迹 。当郭沁瑶把红山文化玉龙的量子隧穿效应与《崇祯历书 》的置闰算法融合时,整个华夏文明史在克莱因瓶结构中完成了拓扑折叠。

"这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宋老轻触全息屏上的大汶口陶尊符号,量子计算机突然输出震惊学界的结论——这些刻划既是原始文字,又是描述暗能量场的微分几何方程,每个笔画的曲率都精确对应宇宙加速膨胀的参数 。晨光穿透实验室时,上古织机的梭子声与量子比特的相干振荡,终于在超立方体核心谱写出文明认知的新乐章。

欲知后事如何 且待下回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