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道玄灯 作品
第431章 渔纹证古(第2页)
惊世天工匣 陈海生二度深潜铁礁。机械臂凿开蛎壳岩,暗格里静置檀木匣。启匣刹那,全场窒息——内铺丝绢,上置青铜浑仪微缩模型,仅拳头大小。仪体环圈刻二十八宿,基座嵌磁勺,勺柄指正北。
赵教授泪洒控制台:“此乃《宋史》所载‘沈括磁针仪’,早于欧洲四百年!”更奇在仪顶凹槽,恰容金箔。当金箔嵌入,浑仪投射星图于礁壁,十标点油矿位置竟与当代勘探数据重合度达98%!
弦歌启智 庆功宴上,苏绣所吴清玥呈上惊喜。织机绷展十米素绢,机杼穿梭如飞。绢面渐显南海波涛,浪尖跃出绳结金桥,桥畔浮《天工开成》钻火井图。
此乃以宋代“网眼绣”技法,将万条桑蚕丝捻为绳结纹样。忽有琴音破空,金陵琴派传人按《白石道人歌曲》谱,奏《古怨》新声。弦动处,绣品绳结纹竟随音律明灭,暗合二进制编码!
张明轩灵光乍现,写代码将琴音转译文字,绢角显朱文:“绳通百工,乐载万息。” 薪火永续 结项典礼,少年宫学子捧绳结模型登台。仿宋“九重盘龙结”以光导纤维编织,通电后星图流转。
中学生朗声报幕:“此结已用于‘嫦娥七号’着陆器缓冲索!”大屏切换月球画面,着陆器缠绳结索稳稳触地。索端展开国旗,旗杆纹样正是蚕丝网符。寰宇皆静,唯闻秦古阳吟哦穿越千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