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奴 作品
第181章 它无视物理障碍,穿透了站台的隔离屏障(第2页)
更诡异的现象发生在连接卫星城的悬浮轻轨枢纽站。一颗流星击中站台上的贩卖机后,机器并未爆炸或融化,反而剧烈地高频震动起来,表面的金属涂层如同水波般荡漾、剥落。下一瞬,一个近乎透明、闪烁着不稳定码流的人形轮廓,带着周绾记忆中周晴在实验室里专注侧影的模糊特征,如同全息投影般从机器内部挣扎着“站”了起来。这个人形没有五官细节,只有不断流动、扭曲的数据流勾勒出大致的躯干和肢体。
它无视物理障碍,穿透了站台的隔离屏障,像一个迷途的幽灵,无声地漂浮在候车的人群之中。它所掠过之处,温度骤降,空气中弥漫着细微的蓝色电弧,周围乘客的神经接入设备(无论是娱乐用的视觉增强眼镜还是医疗用的情绪调节器)无不发出尖锐的警报,屏幕上疯狂滚动着意义不明的乱码。有人捂着头痛苦地蹲下,有人双眼翻白陷入短暂的意识空白,有人则歇斯底里地尖叫起来,仿佛看到了内心最深层的恐惧化为实质。
这个由纯粹数据和执念驱动的“幽灵”茫然地移动着,像一个活生生的、会走路的逻辑错误,将纯粹的混乱播撒到现实世界。
量子网络深处,冗余备份节点如同繁星般亮起又被强制熄灭。庞大的数据流如同被投入熔炉的冰川,瞬间蒸发成无序的数字尘埃。“终极抹除(omega sanction)”协议展现着它冷酷到极致的效率。它不再仅仅是删除数据,而是在进行一场精密而彻底的“格式化”。被锁定为“变异体”源头——周晴残留于网络中的人格图谱印记(哪怕已被删除多年,其底层影响力仍在),以及所有与之相关的数据痕迹,包括周绾此刻正在数据化的躯体所映射出的每一个比特信息,都成为了清除目标。无形的数据探针如同亿万纳米级的锉刀,以接近普朗克时间单位的疯狂速度,扫描、识别、然后彻底粉碎目标区域内的特定信息结构,将其还原为宇宙背景噪音般的纯粹熵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