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集训第一课——营养膳食和身体健康管理(2)(第2页)
“林晓凡,”
杨老师照着花名册点名:“上仪器。”
“到!”
林晓凡站上体测仪。
很快,数据就测量出来了,语音播报:
“身高 ,155.0cm
体重 ,45.0kg
坐高/身高比 ,52.3%
下肢长/身高比 ,47.7%
髂前上棘宽/肩宽比 ,0.68
克托莱指数 ,290.3 ”
杨老师专注地盯着眼前的数据,眼神中透着专业与严谨,开口说道:
“身高155厘米,相较于冬运会期间,长高了3公分。后续还得结合骨骼数据分析进一步研判,不过初步预测,你的身高应该不会低。”
花样滑冰,是一项集多种技能于一身的运动,跳跃、旋转、滑行,每一个动作都需精准演绎,同时还得兼具艺术性,这就对花滑运动员的身体条件提出了严苛要求:充沛的体力、蓬勃的活力、轻盈的体态以及卓越的平衡能力,体型方面,相对小巧为宜。
通常来讲,男运动员身高处于1.65米至1.75米之间为最佳,女运动员则以1.50米至1.60米为优。过高的身高,会对跳跃时的轴心把控和重心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年仅14岁的林晓凡,当下的身高已然不低了,还要考虑发育后身高的增长。
杨老师继续说道:“下肢长与身高的比例为47.7% ,和国际一线女单选手相比,这个数值偏低。”
修长且有力的双腿,往往意味着更为出色的弹跳能力,这对于花样滑冰中的跳跃动作完成至关重要。据统计,国际一线女单选手下肢长与身高比的平均值为48.2%,上一届冬奥会女单冠军选手更是达到了49%。值得一提的是,该比例每提升1%,跳跃高度便能增加0.8 - 1.2厘米。如此看来,林晓凡的数据明显不占优势。
“髂前上棘宽与肩宽的比例为0.68,偏高。”
髂前上棘宽与肩宽的比例,是评估人体躯干比例的关键指标,能够直观反映骨盆与肩部结构的协调性。在花样滑冰的旋转类动作中,呈倒三角的上身姿态直接关乎核心稳定性与动作控制效率。同样对比国际一线女单选手,其平均数值为0.65。较低的比值,有助于增强身体平衡的稳定性。
“克托莱指数为290.3,这个数值还可以。”
克托莱指数,又被称作体重身高指数,是评估人体体重与身高比例关系的核心指标,它在衡量身体充实度、肌肉骨骼发育水平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指数越高,单位身高所对应的肌肉质量越大。研究表明,该指数每增加10点,跳跃垂直力就能提升2.1%。在花样滑冰领域,男单优秀选手的克托莱指数普遍≥350,女单选手的理想区间则在280 - 320之间。
“和我最初预估的差不多。”
杨老师又仔仔细细地将数据看了一遍。
早在研究每个学员基础条件时,她就反复观看了林晓凡冬运会的比赛视频。凭借丰富的经验,她当时目测估算,林晓凡的身体条件在花滑项目中,确实算不上最佳身材比例。花样滑冰运动竞争异常残酷,想要成为世界一流的顶尖运动员,努力固然不可或缺,但天赋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这才有了“天降紫薇星”这一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