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鲤书 作品

第115章 再见妈妈

第二天清晨,集训队的队员们准时来到训练场,在体能教练的带领下进行晨练。

美丽晨曦下,操场边伫立着一位令人瞩目的身影——身穿白色运动服,高挑窈窕,如瀑的长卷发随风轻扬……

“杨老师?”

大家满脸惊讶,眼睛瞪得溜圆,问道:

“我们晨练,您怎么来了呀?”

此时,大家才注意到杨老师脚边地上摆放着一排水杯。

这些水杯带着清晰的刻度,每个杯子上还贴心地贴着名字。再仔细一瞧,杯中的水量各有差异,连颜色也不尽相同。

杨老师笑盈盈地说道:

“来吧,同学们,美好的一天,就从喝杯专属的温水开始吧~”

于是,在杨老师微笑、监督的目光中,全体队员先迎着晨光,抱着大水杯,吨~吨~吨~集中统一喝水先~

……

在国内花样滑冰的训练体系里,对于花滑运动的主要供能系统比例,向来有着较为固定的认知:磷酸原系统占比 40%,乳酸能系统同样占比 40%,有氧氧化系统则占 20% 。长久以来,大家普遍觉得花样滑冰主要依靠无氧供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有氧供能的关键作用。

然而,国际上最新的研究却有了惊人的发现:运动员想要在节目中精准且稳定地完成技术难度动作,强大的有氧供能是必不可少的。就拿花样滑的自由滑项目来说,其中有氧供能的占比高达 74.19%。

体能教练周教练,刚刚结束了在俄国立体育大学花样滑冰体能训练进修课程,他创建了花样滑冰陆地与冰上训练相结合的体能专项训练体系,同时紧密结合每位运动员详细的身体数据档案,精心为队员们量身定制了一套有氧与无氧相结合的训练计划。

运动员们在周教练的悉心指导下,全情投入、一丝不苟地执行训练。

教练员们也丝毫不敢懈怠,积极吸纳着最新的研究成果与训练方式,时刻关注着队员们的训练状态,进行悉心指导、耐心调整。

训练场上一片热火朝天,奏响了一曲激昂的训练乐章。

……

晨练结束,队员们迈着疲惫的步伐,来到餐厅。

一进餐厅,就看到餐桌上已经依照每个人专属的食谱,精心盛好了早餐。

那一份份摆放整齐的餐食,静静诉说着后勤团队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