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三金 作品
第84章 坐上了火车(第2页)
而这些报纸,则是能让资金翻倍的杠杆。
接下来的整整一天,陈兰芝没有再出旅馆的门。
房间里光线昏暗,她就把那唯一的一张桌子搬到窗户底下,借着外面透进来的天光,一张一张地翻看那些发黄的旧报纸。
她看得极其专注,手指顺着一行行铅字缓缓移动,像是在用指尖阅读。
脑子里像有一台飞速运转的机器,将报纸上的每一个字、每一条不起眼的消息,都与前世的记忆碎片进行着比对和拼接。
终于,在一张七一年冬天的《广城日报》第四版的最下面,她找到了。
那是一条豆腐块大小的新闻,标题是《我市积极勘探宝安县沿海地质情况,为未来发展做准备》。
宝安县。
陈兰芝的指尖在这三个字上停了下来。
前世她临死前,听一个从南方回来的老乡吹牛,说八十年代初,一个叫深圳的小渔村一夜之间成了特区,地价翻了天,最早在那边用几筐海鲜就能换块地的人,后来都成了数钱数到手抽筋的大老板。
而那个小渔村,就属于宝安县。
当时她只当笑话听,可现在,这条七一年的新闻,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她尘封的记忆。
原来,风,早就开始吹了。
她小心翼翼地将这张报纸折好,贴身收了起来。
然后,她才拿出那个坚硬的铁皮盒子,打开,将那块温润的田黄石取了出来。
她用袖子仔仔细细地擦拭着,石头在她粗糙的掌心,泛着一层油脂般的光泽。
这是她全部的启动资金,是她撬动未来的第一个支点。
第二天傍晚,陈兰芝退了房,背着那个看起来半满的帆布包,汇入了下班的人潮,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火车站里人声鼎沸,南腔北调的口音混杂着蒸汽机车特有的气味,构成了一个喧嚣而充满生机的世界。
提着大包小包的旅客们挤在候车大厅里,脸上带着或焦急或期盼的神情。
陈兰芝熟门熟路地绕开拥挤的人群,找到了自己那趟车的检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