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去南边做生意(第2页)

他指了指资料上的一行字:“就拿这个三来一补来说,很多港商把原材料、设备运过来,我们这边提供劳动力,加工完再运出去,赚的是加工费。还有一些个体户,开始倒腾些小百货,电视机、收音机、手表,只要你能搞到货源,就不愁卖。”

陈兰芝听得认真,她知道这些都是未来经济发展的缩影。

她前世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那些耳熟能详的词汇,此刻从一个亲身考察者的口中说出,让她对广城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那边的消费水平怎么样?”陈兰芝问了一个实际的问题。

“高!比内地高不少。”林志华苦笑一声,“物价贵,房租也贵,一个普普通通的单间,可能就要几十块钱一个月。不过,赚钱的机会也多,只要肯吃苦,总能找到出路。”

陈兰芝心里有了数。

高消费意味着高利润,也意味着更高的门槛。

她手里有钱,但也不能坐吃山空。

“林老师,您对广城的未来怎么看?”她又问道。

林志华沉思片刻:“我个人认为,广城的潜力巨大,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才和资金,未来,它可能会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

他看着陈兰芝,眼神带着几分探究:“陈大娘,您去广城,是想做什么营生?”

陈兰芝笑了笑:“我一个乡下婆子,能做什么营生?就是想去看看,有没有什么能让家里孩子多学点知识的机会。”

她没说实话,也不需要说实话。

林志华没再追问,只是点了点头。

他觉得眼前这个老太太不简单,虽然穿着朴素,但言谈举止间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精明和沉稳。

三天两夜的火车旅程,陈兰芝从林志华那里得到了不少宝贵的信息,也对广城的现状和未来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到达广城罗湖车站时,已是傍晚。一股湿热的海风扑面而来,夹杂着咸腥味和远处工厂的柴油味,与北方的干燥截然不同。

车站外人头攒动,各种口音的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躁动不安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