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二家的猫 作品

第41章 符篆考

玉简开篇,便是一段关于符篆本质的论述。

“符者,天地之信也,亦神召鬼魔之令牌。上体天心,下察万物,内炼己身,外用其文。以天文、地理、人文之理为基,以先天一炁为引,以丹书墨箓为形,此乃符之真谛……”

寥寥数语,却道尽了符篆的核心奥义。

此论述与罗宇记忆中,源自上古《灵宝五符序》残篇中的开篇总纲颇有几分神似,只是更为精炼,显然是后世所提炼。

《基础符篆详要》与罗宇前世的一些教材,如《玄门符箓科教》、《上清大洞回风混合符秘》等相比,既有传承亦有革新。

距他上一世是四百多年前了,轮回功的奇妙之处在于如果转世没有觉醒宿慧就会继续转世。

但时隔几百年,重温这些基础理论,依旧有种温故而知新之感。

紧接着,便是符篆的构成原理,符头、符脚、符胆、符窍、符印……每一个组成部分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如何相互勾连,形成一个完整的灵力法坛,引动天地之力,都被阐述得清晰明了。

其中符印的概念,似乎是近古以来为增强符篆敕令之力而增补,与古法略有不同。

这一世的符篆构成理论,与他百年前所学,在一些细微之处更简化、流畅,显然是经过了无数代符师不断优化与改良的结果。

例如聚灵符篆,他记忆中的版本源自《太上三五召龙符》,有七十二划,繁复精密,能引动周天星斗之力,上应天星,下合地脉,最大限度地引动和聚集天地灵气。

而玉简中所载的新版聚灵符篆,则简化到了三十六划,取天罡之数,虽然在聚灵效果的极致上略有逊色,但胜在书写速度更快,对灵力掌控的要求也稍低,更适合初学者快速上手,也更适应快节奏的斗法需求。

随后,玉简中开始详细介绍一百种基础符篆。

这些基础符篆,乃是构成千变万化成品符篆的基石,亦可称为符基。

聚灵符篆、锐金符篆、厚土符篆、滋木符篆……

这些都是最常见、最基础的五行及风属性基础符篆,其源头可追溯至上古巫觋祭祀所用的图腾符号,后为道门所吸收,融入阴阳五行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