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展露悟性
很快,五张结构各异,却都散发着淡淡灵光的符篆便演示完毕。
“清心符,核心在于静,笔画需圆润平和,灵力注入需均匀舒缓。”
“避尘符,取隔与斥之意,符文结构多用封闭与外推之势。”
“聚火符,则需笔力刚健,灵力瞬间爆发,引动火行灵气……”
孙长老逐一讲解着每一种符篆的绘制要点、符文含义以及灵力运用的诀窍。
他的讲解深入浅出,将复杂的符道知识拆解得条理分明。
讲解完毕后,孙长老道:“好了,理论讲授到此。接下来,诸位先尝试在白纸上临摹这五种符篆的符文结构与笔顺,力求形似,若有疑问,可随时提出。”
很快,便有弟子将一叠叠裁切整齐的白纸和一碟碟墨水发放到每个人的案前。
罗宇看着眼前的白纸,深吸一口气,取出了自己购买的狼毫符笔。
他先从结构相对简单,笔画也较为平和的清心符开始。
蘸墨,提笔,落笔。
……
讲堂内,大部分弟子都在埋头苦练,沙沙的落笔声不绝于耳。
有的弟子眉头紧锁,显然遇到了困难,有的则在反复比对自己临摹的符文与孙长老演示的范本之间的差异。
孙长老则缓步在讲堂内巡视,时不时停在某个弟子身旁,指出其错误,或给予一两句点拨。
当孙长老走到罗宇身旁时,罗宇正完成了清心符的临摹。
孙长老目光不经意地扫过罗宇案前的几张白纸,脚步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
罗宇的临摹,进步神速。
清心符符文,虽然只是墨迹,未曾注入灵力,但其线条之流畅,结构之准确,笔画间的韵味,已然有了一丝孙长老亲手绘制时的神采。
尤其是那几个关键的转折和连接之处,处理得颇为老道,不像是一个初学者能有的水准。
“这位弟子,你叫什么名字?”孙长老温和地问道。
罗宇连忙起身,恭敬道:“启禀长老,弟子罗宇。”
“罗宇……”孙长老点点头,指着他最新临摹的那张清心符,“你之前可曾接触过符篆绘制?”
“回长老,弟子数日前刚刚购买了符篆堂的《基础符篆详要》和《符篆源流考》玉简,自行研习过一番,今日是第一次听长老授课,也是第一次尝试临摹这几种符篆。”罗宇如实回答。
孙长老闻言,眼中的讶色更浓了几分。
仅仅自行研习过基础玉简,第一次临摹就能达到如此水准,这悟性和掌控力,可称得上是天赋异禀了。
“嗯,不错。”孙长老没有过多表扬,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
“形已备,接下来尝试在临摹时,将你的神识融入笔端,想象灵力如何在这符文脉络中流转。不必急于求成,先找到那种感觉。”
“多谢长老指点!”
孙长老没有多做停留,继续巡视其他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