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孝公子 作品
第236章(第2页)
为东西方交流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六十二岁的法显,先是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然后翻过帕米尔高原,最终到达印度古国犍驮罗。从这里开始,法显游历印度,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
法显西行走的是陆路,回国时走的是海路,他顺着恒河南下,搭乘过往商船渡过孟加拉湾,到达狮子国。
法显记载的狮子国,就是后世的斯里兰卡。
从斯里兰卡登船,走海路到印度尼西亚,然后北上回到中原。
法显在归国的海洋上,遇到风浪吹打,却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又在海洋上漂浮数月,突然见到了一片大陆,等到登上岸才知道是青州长广郡,也就是后世山东即墨的劳山。
倪土曾经对着世界地图反复推演,倪土觉得那时法显登陆的不知名地方,应该是北美洲大陆!
根据《佛国记》,法显所乘船只整整在海上漂流了一百多日,在淡水和给养几乎耗光的情况下,到达了一个叫做耶提婆国的地方。他在那里停泊羁旅长达五个月,才得以脱身。
不过,这个耶提婆国到底在哪里?历来争论颇多。
但倪土经过推演相信,这个耶提婆国是美洲大陆的一个小国家。
据此,倪土敢断定法显是西半球的最早发现者,登陆北美大陆的第一人。
这样的决绝还是来自于科学计算。
斯里兰卡到广州航程为三千余海里,法显所处时代的海航船舶,每日可行驶一百海里左右。也就是说,从斯里兰卡到广州,坐船快的话要走三十天,如果遇到风暴影响,最多五十天,也可到达广州。
而法显一行在海上漂流了一百余日,只能说明他所乘船只严重偏航。按照对当时气候模拟演算的结果来看,船只在风暴和自西向东的海峡洋流作用下,很可能偏离巴林塘海峡一线,顺风漂入太平洋。
那一百多日的漂流,始终在“海深无地,又无下石柱处”航行,“当夜暗时,但见大浪相搏,晃然火色”,这分明正是太平洋深海大浪相搏,互相激发出的一种发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