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月考争锋(第3页)
"得乙者十二人,得丙者六人。
"夫子继续宣布,
"名册已张贴于明伦堂外,各自查看。得甲者留下,其余散去吧。
"
人群渐渐散去,有欢呼雀跃的,也有垂头丧气的。六位得甲学子站在台阶下,等待夫子进一步的指示。
郑夫子捋了捋胡须:
"连续三月得甲,可升入甲班。尔等虽首战告捷,不可骄傲自满。
"说着特别看了赵明远一眼,
"尤其不可懈怠体训,科举之路,体魄与学问缺一不可。
"
赵明远顿时涨红了脸!今早晨跑时,他又是最后一个到达的,还被马教习当众训斥。
"明日讲评试卷,今日且回去休息。
"夫子挥了挥手,
"秦思齐留下。
"
等其他学子离去,郑夫子从袖中取出一卷纸:
"我将你的文章抄录一份,张贴于书院廊下,供诸生观摩。你有何看法?
"
秦思齐受宠若惊:
"学生愧不敢当...
"
"不必过谦。
"夫子难得地和颜悦色,
"你的文章虽无惊世之论,但中正平和,深得科举三昧。尤其是这手字...
"他轻轻展开试卷,
"已有馆阁体之风范,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
离开明伦堂时,夕阳已经西斜。秦思齐远远看见李文焕和林静之在书院门口等他,两人兴奋地挥舞着手臂。更让他意外的是,张成竟然也站在不远处,见他出来,微微点了点头。
"齐哥儿!
"李文焕冲上来一把抱住他,
"夫子单独留你说什么了?是不是要提前升你入甲班?
"
林静之也难掩激动:
"你的文章要被张贴出来!
"
秦思齐谦虚地摇摇头:
"只是侥幸而已。夫子的评语是'中规中矩',其实是在提醒我不要太过呆板。
"
"呆板?
"李文焕夸张地瞪大眼睛,
"你那篇文章引经据典,起承转合如行云流水,哪里呆板了?
"
林静之若有所思:
"科举文章本就不求标新立异。齐哥儿能得夫子赏识,正是把握住了其中分寸。
"
三人说说笑笑走出书院大门。秦思齐回头望了一眼,张成依旧站在原地,瘦削的身影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孤独。他犹豫了一下,转身走了回去。
"张同窗,要一起走吗?
"张成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最终,他摇了摇头:
"我还要去抄经阁帮忙。
"顿了顿,又低声道,
"恭喜你得甲。
"
看着张成离去的背影,秦思齐忽然明白,在这个等级森严的时代,能像李文焕、林静之这样毫无芥蒂地与他交往的,终究是少数。更多的人,像张成这样,即使心怀善意,也难以跨越那道无形的鸿沟。
回到秦记酒楼,刘氏听说了喜讯。她特意做了秦思齐最爱吃的红烧鱼,
"齐哥儿有出息了
"刘氏抹着眼泪,
"你爹要是知道...
"
秦思齐给母亲夹了块鱼肉:
"娘,这才第一次月考,路还长着呢。
"
夜里,秦思齐在灯下重读《四书章句集注》。窗外传来打更的梆子声,月光如水,洒在案头的试卷抄本上,那是郑夫子特意给他的,上面用朱笔批满了赞赏之词。
看着那些批注,心中百感交集。四个月前,他还是个刚入蒙学的农家子;如今,他的文章已被张贴在书院廊下供人观摩。这一切,恍如梦境。
但秦思齐清楚,这只是开始。科举之路漫长,要想金榜题名,还有无数个月考等着他,还有无数个挑灯夜读的夜晚等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