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 作品

第49章 拜年问学(第2页)

"刘氏一边帮儿子整理衣襟,一边细细叮嘱,

"赵家送的龙井也给夫子带些去。

"

辰时三刻,四位少年汇合在一起,赵明远披着狐裘大氅,骚包一个老远就挥手:

"思齐!上马车,外面冷

"

林静之从车窗探出头,手中晃着个锦囊:

"我爹给夫子备了上好的徽墨。

"他瞥见秦思齐手中的点心盒,笑道:

"还是伯母想得周到,夫子们什么好东西没见过,要的就是这份心意。

"

最先拜访的是郑夫子。郑夫子穿着簇新的藏青直缀,在书房接待了他们。当秦思齐奉上桂花糕时,老人竟当场拈起一块品尝:

"嗯!正宗的武昌老味道。

"

离开时,特意留住秦思齐:

"你那篇《春秋》义老夫看了三遍。二月县试若保持这般水准...

"老人意味深长地捋须微笑。

接连拜访五位夫子后,已近午时。最后一位夫子家住城西,马车穿过闹市时,李文焕忽然指着窗外:

"那不是秦记酒楼吗?怎么那么多人围观!

"

只见酒楼正门悬挂着楠木金匾,

"刘伶问酒,太白指楼

"八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门口等候的食客排成长队,有个锦衣公子正指着对联向同伴讲解什么。

"思齐的水平依旧高,写的非常有意境,我都想进去尝尝味道了

"

秦思齐摇摇头没有回答,而是岔开话题聊起了其他事情!

未时二刻,四人来到李文焕家。李府是标准的官宅格局,三进院落带着东西跨院。刚进垂花门,就听见中堂传来浑厚的男声:

"可是文焕的同窗到了?

"

李通判穿着家常的靛蓝直缀,正在案前挥毫。见众人行礼,他搁笔笑道:

"早听犬子说起几位俊才。今日既来,不妨让老夫考校一二。

"

书房里的地龙烧得极暖。秦思齐注意到书架上整齐排列的《大明会典》和《赋役全书》,这是真正在官场打滚的人才会熟读的典籍。

"童生试的破题,最重哪一点?

"李通判突然发问。

赵明远抢先答道:

"当以圣贤之言为本。

"

"错。

"李通判摇头,

"是以考官之心为本。

"他取出一叠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