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 作品

第66章 鸿雁传书

卯时初刻,残月还挂在天边,秦明文已经套好了酒楼的驴车。秦思齐拿着昨夜写好的祭文,用的桑皮纸。

"维大丰天宝二十年...

"秦茂山接过祭文时,指在

"不肖裔孙

"四个字上停留了片刻。

"好!

"他连说三个好字,却把祭文藏进了贴身的蓝布褡裢,

"带回祠堂供着

"

秦思齐说道:“要焚告列祖,不能供着”

相互告别,目送着族人上船后,三人乘坐驴车先送秦思齐,回到小院。而后两人便向着酒楼而去。秦思齐在书房,找了半天才找到,找到专门写信的纸,从里取出几张信纸。研磨,铺纸,下笔道:

致林静之书:

"静之兄足下:武昌一别,倏忽半载。弟侥幸县试忝居首列,府试复蒙取中第三...岳麓所寄程文,夜夜捧读,如对芝眉。今有疑义三条,录于别纸...

"

写到

"《春秋》义例

"时,笔尖突然一顿。他想起李通判说过,岳麓书院的山长最重《公羊传》,而自已学的却是准备学《左传》家法。明代书院学术派别差异,参见《明儒学案》。

第二封信的墨迹格外浓重:

与李文焕书:

"文焕兄如晤:去岁江汉书院梧桐叶落时,兄言'直道事人'。今李公手书已完璧归赵,然其中'子曰'二字,终不敢忘...

"

窗外传来货郎的叫卖声,秦思齐恍惚看见去年三人同在小院相互讨论的模样。李文焕总爱在《论语》上批

"此句可疑

",林静之则非要辩到先生拍案才罢休。

一滴墨汁落在

"东林

"二字上,他急忙用布手绢吸干。这纸太贵,浪费不得。

火漆在烛焰下融化成血珠般的圆点。

给林静之的钤

"江夏秦氏

"

给李文焕的钤

"思齐手疏

"

而后道驿站,问道:

"加急驿递,多少钱!

"要1两白银钱。指着驿卒将信筒系在专门的

"千里马

"背上。这种驿马每一百里换一次,从武昌到长沙只需三日。(明代急递铺制度见《大明会典·兵部》)听到这个价格,拿着信,悄悄离开。去问问私人镖局。

武昌府西大街,他站在

"镖局

"的牌匾下,问道:

"保到长沙?二百文!

"镖师嚼着槟榔,黄褐色的汁液顺着嘴角流到胡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