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 作品

第75章 入局(1)(第2页)

秦思齐道:“我们两,现在入不了局,放学后,让我族叔去对接你父亲,让他们谈村里合作。估计白湖村分成不会很高。”

赵明远在那里嘀咕着,如何向父亲多要他们两的分成。

秦思齐平静了一下心情,看了他一眼,而后头也未抬,让他重新读《中庸》。用笔在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旁画了个圈:

"不过理了理头绪。明远,你且坐,”随后把《礼记》中的《乐记》放到一边。说道:“今日我们先温《中庸》。

"

赵明远道:

"我倒背如流,还需要温它?

"

秦思齐放下笔,声音不高,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严肃,

"明远,你且说说,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作何解?

"

赵明远正说得兴起,冷不防被问住,顿时噎了一下:

"啊?这不是说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吗?老百姓很少能做到?

"

秦思齐抬眼,目光沉静如水:

"只是如此?你且细想,为何民鲜能久?是不能,还是不愿?

"

赵明远挠了挠头,脸上露出茫然:

"思齐,你问这做什么?

"

秦思齐打断他,

"我问你话呢。中庸之道,在于执两用中,不偏不倚。可这中并非死守两端之间,而是因时制宜,知权达变。

"

他看着赵明远微微泛红的耳根,放缓了语气:

"明远,不是不让你想生意,只是你我还未中秀才,他日还要考举人、进士,其实这事情,我们两没有插手余地,我们只是学习,观摩。别真想着参与其中,我只是想把白湖村带入其中。获一份利益,正在的操盘手还是你父亲。

"

赵明远瞬间哑口无言,想起父亲每次看规划书时那深邃的目光,忽然觉得脸上发烫。他一直以为秦思齐拉着他写规划是为了赚钱,却没想过这背后还有更深的用意, 是秦思齐给他父亲投名状,更是两人在商海与儒业间寻找平衡的试炼。

他悻悻地翻开《中庸》,嘟囔道,

"我知道了,不就是温书吗?说这么多...

"

秦思齐见他收敛了心神,不再多言,重新低下头研读经义。但他眼角的余光却瞥见赵明远虽捧着书,手指却在桌下无意识地比划着算盘的动作,不由得在心里轻叹:到底还是个孩子,哪能真的一心向学?不过现在还是把心放到了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