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 作品

第106章 名额(第2页)

“留住文气!留住福气!”这朴素的呐喊带着一种近乎宗教般的狂热,在祠堂里回荡,撞击着古老的梁柱,也撞击着每一个人的心。这喧嚣的洪流,这由血汗和期盼堆砌起的钱山,以及那‘留住文气’的呐喊。

祠堂外的秦思齐听到这句话,他嘴唇微动,近乎无声地低语了一句:“文气不在砖瓦,在人心。”

慢慢踏入祠堂门。

不知是谁眼尖,喊破了嗓子:“思齐娃来了!”

乡亲们自发地向两侧分开,让出一条窄窄的通道。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个缓缓走进来的小孩身上。

秦思齐他目不斜视,径直走到供桌正前方。先是对着祖宗牌位,深深一揖到底,动作舒缓、标准,带着初入功名门槛者特有的、近乎刻板的恭谨,一丝不苟。起身后,又转向供桌两侧坐着的几位须发皆白的族老,再面向挤满了祠堂的族亲,一揖到地,礼数周全。

无数道目光,饱含着期盼、好奇、敬畏,甚至一丝小心翼翼的讨好,全都落在他身上。

秦思齐的目光扫过乡亲。他的声音清朗说道:“诸位叔伯婶娘,思齐不才,侥幸得中,此乃祖宗积德庇佑,亦是族亲多年扶持养育之恩泽。思齐心感五内,铭记不忘...”没有拒绝乡亲们的好意,他都收下了。

思绪一下后,继续说道:“明日一早,思齐需前往县衙,拜见父母官,呈递文书,完成功名初录之礼。采购肉食,陪去人选,由村长定夺。”而后,让族老发言,如何举办秀才宴。

对族老和族人再次微一拱手,秦思齐便向祠堂偏厅走去,只是经过秦茂山身边时,极其自然地伸出手,在众人目光不及的角度,轻轻拉了一下秦茂山那粗糙的衣角。力道很轻。同时,他嘴唇微动,以只有两人能听见的气声道:“茂山叔,借一步说话,有要事相商。”

秦茂山一愣,看着秦思齐那双黑眸,里面没有任何少年得志的骄狂,只有一片沉静的郑重。他心头一凛,到了嘴边劝说的话硬生生咽了回去,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祠堂偏厅,只有一扇小窗透进些许月光。这里堆放着一些祭祀用的杂物。村长来到后,厚重的木门一关,外面的喧闹顿时被隔绝了大半,只余下模糊的嗡嗡声。

秦茂山问道:“思齐,你有其他事情要商量吗?”

秦思齐切入正题:“茂山叔,还记得那封信吗?”秦茂山点了点头。

思齐伸出两根手指,“其一,县衙允我白湖村,可荐两名子弟充任本乡户吏。此二人选,至关紧要。思齐有三条,烦请茂山叔与几位族老务必商定。”

户吏,掌管一乡户籍、赋税催征、徭役派发,虽无品级,却是实实在在握有权柄的乡间实职!多少人削尖了脑袋都钻不进这道门!他立刻意识到这轻飘飘两个字背后蕴含的巨大能量和……随之而来的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