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宗族共庆秀才宴(第2页)
三跪九叩,每一个动作都缓慢、凝重、一丝不苟。额头触碰到祠堂冰冷而洁净的青砖地面,发出轻微的声响,传递着血脉深处的虔诚与敬畏。
叩拜完毕,他直起身,从村长手中接过一卷写满墨字的黄麻纸——那是他昨夜在油灯下反复斟酌书写的祝文。祠堂内鸦雀无声,只听得烛火轻微的噼啪声。他展开祝文,目光扫过列祖列宗的牌位,声音清朗而饱含情感,在肃穆的空间里清晰流淌:
“维大丰天宝二十一年,岁次乙未,七月十八日吉时,嗣孙秦思齐,谨以刚鬣(猪)、柔毛(羊)、翰音(鸡)、鲜鳞(鱼)、清酌庶馐、粢盛五谷,敢昭告于秦氏堂上历代昭穆考妣之神位前:
伏惟列祖,源深流长。筚路蓝缕,辟此山乡。德泽绵延,佑我苗秧。恩深似海,没齿难忘。
今嗣孙思齐,幼承庭训,萤窗雪案,不敢惰荒。赖祖宗默佑,文星垂照,今岁幸蒙宗师拔擢,得入江汉学院,忝列黉门,获秀才之微名。此皆祖宗厚德所荫,神明福佑之彰!
兹值仲夏,虔备牲醴,肃修祭典。牲牷肥腯,粢盛丰洁,荐其时食,伏惟尚飨!
伏祈列祖,神其如在。鉴此微忱,歆此薄享。更祈默佑:耕读传家,门楣增光。瓜瓞绵绵,世代永昌。五谷丰稔,六畜兴旺。疫疠不侵,福寿安康!
嗣孙思齐,不胜惶悚恳切之至!谨告。”
祝文诵读完毕,秦思齐再次深深伏拜。
祠堂内一片寂静,唯有烛火跃动。列祖列宗的牌位在烛光与香烟中静静矗立,仿佛在无声地注视着这个向家族禀告功名的年轻子孙。
那份肃穆与血脉相连的庄严感,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连呼吸都不由自主地放轻了。良久,老村长才高声道:“礼成——祖宗飨之!”
沉重的祠堂大门终于“吱呀”一声完全敞开,外面喧闹的声浪与食物的浓香瞬间涌入。男人们紧绷肃穆的神情如冰消融,互相招呼着,笑着涌向早已摆满佳肴的席位。祠堂内外,宴席正式开动。
祠堂里,八仙桌拼成了长席。十大碗依次排开:油光红亮的红烧肉、雪白软糯的珍珠圆子、金黄酥脆的炸鱼块、香气扑鼻的粉蒸排骨、滑嫩鲜美的鱼糕……每一碗都堆得冒尖,彰显着农家的实在与对祖先的虔敬。劣质的黄酒被倒进粗瓷大碗,酒气混着荤腥,在热烈的气氛中蒸腾。
几碗辛辣的“黄汤”下肚,男人们脸上迅速染上酡红,平日田间地头的辛劳、生活的重压似乎都在这酒气和喧闹中被短暂地冲散了。嗓门一个比一个高,牛皮也越吹越大。
“嘿,思齐娃子!秀才公了!” 秦茂山重重拍着旁边秦思齐的肩膀,力道大得让秦思齐碗里的酒都晃了出来,他满面红光,声音洪亮,“我爹(秦老秀才)说的对,咱们白湖村,迟早要出个文曲星!当年我爹两岁收你入学,那叫一个有眼光!以后考举人!当大老爷!咱老秦家祠堂门口,给你立牌坊!” 唾沫星子几乎喷到对面人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