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 作品
第133章 义学柳秀才(第3页)
秦思齐心头一热,攥紧了被推回的茶包,再次深深揖下:“谢伯父教诲!谢先生包容!思齐定当专心致志,不负期许!”
秦思齐回到小院,把茶叶放入瓷罐里,更好保存。
放学后,就和赵明远回赵父,云间客真正教授他笛课,他听得格外专注。笛艺一道,讲究气息悠长,指法精微,意境空远。秦思齐于此道天赋确实平平,指法常显滞涩,气息转换也难臻圆融。但他那份笨拙的执着,那份反复练习直至手指发红微颤的狠劲,却让云间客冷峻的眼底。
一日课后,云间客并未像往常一样收起笛子便走,而是罕见地留了下来。他拿起秦思齐案头那本写满批注的《大学》,随手翻了几页,指尖点在一处秦思齐关于“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旁注的密密麻麻小字上,那字迹遒劲,显是反复思量所书。
“文思欠些机巧灵动,”云间客的声音依旧平淡,却少了几分疏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认可,“然立论根基甚正,肯下死功夫,尤难得。如璞玉,需沉心雕琢。”他放下书卷,目光落在秦思齐脸上,“你,尚可。”
这寥寥数语的肯定,让秦思齐深深一揖:“谢先生指点!学生定加倍努力,不负先生尚可二字!”
不久,赵老爷又带来一个消息。他寻访到了一位老秀才,姓柳,名文谦,字子语。本是江夏县廪生,学问扎实,尤其精于制艺,早年也是有望中举的人物。可惜家中独子嗜赌如命,败光了祖产田宅,连位于文昌门附近的老宅都典当了出去,老妻忧愤成疾。
柳秀才年近花甲,为生计所迫,赵老爷费了些周折,以一年八十五两的束脩。这在武昌城塾师中已算厚酬,说动他同意远赴白湖村坐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