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参赞(第3页)
书房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秦思齐能感觉到自已的心跳声。李通判的许诺,对于一个农门学子来说,无异于一步登天的青云梯!多少人梦寐以求拜入官员门下?
秦思齐有任何迟疑,他微微躬身:“大人厚爱,思齐感激不尽。然思齐已有授业恩师,恩师虽仙逝,但恩情如山,不敢另投门庭。” 拒绝得干脆利落,甚至没有用任何委婉的托词。
李通判眼中闪过一丝明显的错愕。“好!好一个不敢另投门庭!那么,秦思齐,按照你那方子里的法子干。我可是直面疫鬼,感染了,那可是九死一生!但若成,可活百姓万千!你,可敢与我一道?”
他不再提收徒之事,话锋直指核心,赤裸裸地摆在秦思齐面前。
秦思齐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考验。他迎着李通判的目光,一字一句,清晰地回答:“思齐愿追随大人左右,治灾防疫,生死无论。”
“好!”李通判重重吐出一个字,眼中终于露出几分欣赏:“活下来,我李璟答应你一个条件!只要不违国法,不悖人伦!”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冷硬,“但是,上报朝廷的奏疏里,不会有你秦思齐的名字!功劳簿上,不会有你半分笔墨!因为,你不是我的学生!你确定,不改主意?”
秦思齐再次躬身:“思齐心意已决。只求尽已所能,活人救命。名姓,无关紧要。”
李通判深深看了他一眼,那目光复杂难明,有欣赏,有疑虑。他不再多言,转身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素笺,提起笔:“既如此,你写封家书,报个平安,也算是留个念想。” 他将笔递给秦思齐。
秦思齐默默接过笔。冰凉的笔杆握在手中,沉甸甸的。他蘸了墨,伏在案上,略一沉吟,提笔写道:“母亲,儿随李通判大人治疫,事急,暂不能归。大人仁厚,儿一切安好,勿念。茂才叔、明文哥并诸人,务要严守门户,勤熏艾草,保重自身。待疫消云散,儿定当奉还。不孝儿思齐顿首百拜。”
写罢,他吹干墨迹,小心折好,递给李通判。
李通判接过那薄薄的信笺,唤来门外仆役,低声吩咐:“将此信,速送至南城秦记酒楼,亲手交予其母。” 仆役领命而去。
书房里再次只剩下两人。挥了挥手:“今日起,你便在我身边参赞。先去外间等候,稍后自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