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 作品
第155章 释怀(第3页)
盼弟安好,更盼佳音速至!纸短情长,不尽欲言。
明远 顿首
又及:吾从家父处得洞庭银针一篓,已为兄留好,待兄来时,可共品香茗,一洗烦忧!”
信不长,却字字真情。赵明远的性情跃然纸上,有对好友深切的担忧,有被困家中的烦闷自嘲,有对学业的吐槽,更有对秦思齐安全的焦虑和诚挚的邀请。
带着少年人特有的夸张和委屈,让秦思齐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仿佛能看到好友在赵府那清雅的庭院里,抓耳挠腮应付着严厉的夫子,又眼巴巴盼着自已回信的模样。
“明远…真是有心了。” 秦思齐低声感叹,将信小心折好,贴身收了起来。满满的感动充盈胸腔,冲淡了府衙带来的阴郁。但他并未立即去写回信。此刻,他只想多陪陪母亲。
“娘,明远信里说了,他在家挺好,请了两位举人老爷单独教导,就是闷得慌,想让我过去一起读书呢。” 秦思齐挨着母亲坐下,拿起蒲扇轻轻为她扇着风,驱散夏日的闷热。
柳氏一听,眼睛都亮了:“哎呀!这是大好事啊!明远真是重情义!赵府那是什么地方?又干净又安全,还有名师教导!齐儿,你能去吗?衙门那边…” 她既为儿子高兴,又担心儿子的差事。
秦思齐摇摇头,耐心解释:“娘,我现在走不开。”李大人那边事情很多,儿子在帮他算账。”
秦思齐挑了些能说的,让母亲安心,“您知道现在城里每天要消耗多少粮食赈济灾民吗?码头上几千人在干活,每日光是糙米就要消耗近百石!济疫坊那边,虽说病人少了,但每日汤药、艾草、石灰的用度,也是好大一笔银子,都得精打细算着来。儿子每日就在签押房旁边的耳房里,对着账册算盘,把这些进出项理清楚,确保每一文钱每一粒米都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