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再去找心中的海(第2页)
秦思齐得知好友回来心喜,但是也没有表露出来,只是陪着李通判寒暄几句后,便离开。
时间在忙碌与平静中滑过,转眼到了冬至。武昌府衙正式宣告:瘟疫彻底消除!压抑已久的城市仿佛终于喘匀了这口气,尽管元气大伤,但总算看到了新生的希望。
秦思齐知道,自已离开的时候到了。他整理好所有的账册,做了详尽的交接说明,然后求见李通判。
还是在签押房。李通判的心情显然极好,瘟疫消除,升迁在即,连窗外的冬日阳光都显得格外明媚。
“思齐啊,账目都交割清楚了?这段时日,确实辛苦你了。”李通判语气温和。
“回大人,均已交割完毕。此乃下官职责所在,不敢言辛苦。”秦思齐恭敬行礼,“如今疫疠已除,百废待兴,大人亦将高升。下官家中母亲久未承欢膝下。特来向大人辞行,恳请大人恩准。”
李通判点点头,并未挽留。秦思齐的利用价值,在账目清晰、疫情结束、他即将离任的时刻,作用已经不大。他更看重的是那些能跟他走或是在新地方能帮上忙的心腹。秦思齐的请辞,在他意料之中。
“嗯,孝道为先,理当如此。”李通判表示理解,随即话锋一转,带着履行承诺的意味,“还记得本官曾说过,此番事了,可答应你一件事情?思齐,你为本官分忧解难,劳苦功高,有何要求,但说无妨。只要在本官能力范围之内,定当应允。”
秦思齐心中早有计较。他抬起头,目光平静而诚恳:“承蒙大人厚爱,思齐感激不尽。思齐确有一不情之请。”
“哦?但说无妨。”李通判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思齐斗胆恳请大人,能否恩赐三个武昌府城的胥吏名额?”秦思齐一字一句地说道。
“胥吏名额?”李通判微微一怔,显然没想到秦思齐会要这个。他预想中的,或许是银钱,或许是举荐信,甚至是一个跟随他上任的机会。胥吏,虽然不入流,却是地方行政运转的实际操作者,油水丰厚,位置稳固,一个名额往往能养活一个家族。三个名额,价值不菲。
李通判迅速权衡利弊。胥吏名额对他这种即将离任的高官来说,不过是动动笔、写个条子的事情。府衙六房三班,塞几个人进去易如反掌。而且这要求很安全,不涉及他的核心利益,也显示了秦思齐的务没有得寸进尺,只是为家族或亲近之人谋个长久的饭碗。这反而让李通判觉得秦思齐很懂事,知进退。
“哈哈,本官还道是什么难事!”李通判爽朗一笑,几乎没有犹豫,“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本官准了!” 他当即起身,走到书案后,提笔蘸墨,在一张精美的笺纸上飞快地写了几行字,盖上自已的私印。然后拿起一个信封,将信笺装入,封好口,递给了秦思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