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 作品

第176章 事教人,一遍会!(3)(第2页)

船过荆州,进入三峡门户的宜昌府地界。江面陡然收窄,水流变得湍急,两岸奇峰突起,峭壁如削。船工们的号子声变得高亢而急促,舵手全神贯注地操控着船舵,避开江中隐现的礁石。客船在激流中颠簸起伏,赵明远感到一阵阵眩晕恶心,脸色发白。秦思齐拿出准备好的薄荷油让他嗅闻,又让船工熬了姜汤。

“过了这段险滩就好了。”秦思齐扶着船舷,望着两岸令人心悸的绝壁,“再往前,就是清江口,转进清江,水流会平缓些。”

果然,在宜昌府换乘了更适合清江航道的平底客船后,船队折向西南,驶入了清江。清江的水不如长江浩荡,却更加清澈碧绿,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两岸山势更加陡峭险峻,原始森林郁郁葱葱,猿啼鸟鸣之声不绝于耳。村落更加稀少,偶有依山而建的吊脚楼点缀在云雾缭绕的山腰,炊烟袅袅,恍若世外。

然而,那些在陡峭梯田上劳作的、衣衫更加褴褛的山民身影,却昭示着此地生存的艰难。

“思齐,你们村以前也是这样吗?”赵明远看着岸上贫瘠的景象,忍不住问道。

秦思齐的目光投向云雾深处:“有过之而无不及。白湖村比这里更偏远,田地更少更贫瘠。我们村要不是因为我恩师是秀才,那就是一个穷穷窝子。我父亲当年就是没钱医治才…”他没有再说下去。

赵明远默然。十几日水路,所见所闻,早已颠覆了他过往的认知。他理解了贪婪的原因。

恩施地处鄂、湘、渝、黔四省交界的武陵山腹地,群山环抱,地势险要。码头不大,却异常繁忙。停泊着各式各样的船只:运送山货桐油的木排、装载盐巴布匹的货船、以及客船。

码头上人头攒动,多是穿着蓝灰色土布、头缠布帕的土家、苗族山民,背着巨大的背篓,扛着沉重的货物,黝黑的脸上刻满风霜。

赵明远踏上摇晃的跳板,踩在坚实的码头上,才觉得脚下不再虚浮。好奇打量着这陌生的环境。秦思齐则显得从容许多,他小心地搀扶着母亲刘氏下船。秦思文三人也畏畏缩缩地跟了下来,低着头,不敢看人。

秦思齐在码头租借了一辆宽大的牛车,在盘山小道上缓慢前行,一侧是刀劈斧削般的峭壁,另一侧是深不见底的幽谷,看得赵明远心惊胆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