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 作品

第187章 喧闹武昌(第2页)

“掌柜的!再烫一壶好酒来!今日与李兄论文,快哉!”

“唉,悔不该!那道《春秋》题,若是从‘微言大义’入手,或许…”

“嗐!如今想这些有何用?今朝有酒今朝醉!听说胭脂巷新来了位姑娘,曲儿唱得极妙…”

“王兄此言差矣!我等读书人,正当洁身自好!依我看,还是静候佳音为上。”

“静候?如何静得下来!这心里跟猫抓似的!伙计,菜快些!”

各种议论、争执、吹嘘、叹息、乃至诗词唱和之声,混杂着酒气菜香,充斥著酒楼每一个角落。这里俨然成了一个巨大的信息漩涡和情绪发酵场。

中举的热门人选、考官的偏好传闻、某家公子考试期间出的洋相、乃至种种荒诞不经的猜题和预言……真真假假的消息在此快速流通、变形、发酵。

秦家人穿梭忙碌于这群情绪亢奋的秀才之间,耳朵里灌满了关于科举的一切。听到有人狂言必中,便替秦思齐捏一把汗;听到有人哀叹败局已定,心中又不免生出一丝阴暗的侥幸。

这种被动地、无时无刻地被卷入这种集体性的焦虑狂欢中,使他们自身的等待变得加倍痛苦和撕裂。

村长回到小院嗓门洪亮道:“今日在酒楼,可是听了满耳朵的新闻!那些秀才公们,一个个都在猜今科的解元会花落谁家呢!有说是襄阳府的才子傅云卿,有说是武昌本地的名士李文瀚,还有人押宝黄州的一位老廪生,说他文章老辣…啧啧,争得面红耳赤!”

大伯也凑上前,压低声音,带着几分神秘道:“思齐,我还听到一个秀才请衙门书办吃饭的包间里,嘀咕着说阅卷已近尾声,几位房官为了排名次,都快吵起来了!尤其是经魁和亚元的位子,争得厉害…也不知是真是假。”

秦思齐安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太多表情,只是微微颔首。这些道听途说的消息,真假难辨,除了徒然搅乱心绪,并无实际用处。

最终的结果只在那几张密封的榜单上,外间所有喧嚣,都不过是看客们的谈资和落榜者的自我安慰,或是幸运儿的提前狂欢。

村长和大伯在偏房入睡,小院才重归寂静。秦思齐独坐窗前,窗外秋月正好,却照不进他心头的纷扰。

那些关于排名、关于争执的议论,像细小的虫子,钻入耳中,虽明知无用,却难免在心湖投下微澜。他提起笔,并非练字,而是铺开一张素笺,蘸墨沉吟片刻,挥笔写下:

《武昌秋日待榜闻诸生议论有感》

秋闱收卷客心惊,楚水江畔议未平。

谁料解元登桂榜,争传亚魁占魁名?

街头妄揣帘官意,酒肆空谈鼎甲争。

且返樟庭寻旧弈,笛音伴我候秋声。

写罢,掷笔于案,长长吁了一口气。这首诗,既是排遣,也是自诫。功名如镜花水月,妄加揣测,不过是庸人自扰,不如守住内心一方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