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 作品
第190章 拜谢夫子,学习礼仪
震天的鞭炮声和喧嚣的祝贺渐渐平息,秦思齐小院内的气氛却并未放松,反而转入另一种紧张有序的忙碌。中举的狂喜之后,紧接着便是官方一系列严苛而繁琐的礼仪流程,这关乎新科举人的体面,更关乎对朝廷恩荣的尊崇,丝毫马虎不得。
放榜次日,便有布政使司衙门的小吏前来知会:所有新科举人,需在三日内制备好举人冠服,并至指定地点学习鹿鸣宴礼仪,以备九月十八日举办的盛宴。
冠服制备并非易事。那身象征着新身份的蓝色绸缎圆领袍、黑色儒巾以及素银带,并非随处可买,需到武昌府指定的几家老字号裁缝铺量身定制,用料、款式、颜色皆有定规,不得僭越。
秦茂才亲自陪着秦思齐,选了最好的一家瑞福祥。店内老师傅态度恭敬,测量尺寸一一记下。
看着那光滑水亮、泛着幽光的蓝色绸缎,秦茂才笑得合不拢嘴,付钱时更是眼都不眨——这不仅是衣服,更是秦家乃至整个白湖村的脸面,再贵也值得。
与此同时,礼仪演练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地点设在贡院旁的一处官廨内,由布政使司一位面容严肃、举止刻板的赞礼官亲自教导。内容包括:
庭参礼: 如何在不同场合见主考、见布政使、见知府行揖礼,步伐的急缓、躬身的幅度、双手的位置、视线的落脚点,皆有细微讲究,务求恭敬而不显谄媚,从容而不失礼数。
祭孔礼: 鹿鸣宴前需先祭孔,三跪九叩的流程、上香的姿势,何时举案齐眉,何时下拜、奠酒的步骤,如何倾洒,倾洒多少,必须符合古制。
宴席仪态: 如何依名次入座,如何举箸不露齿、不出声、如何应对上官问话,需起身恭答,甚至如何聆听雅乐需垂目静听,不能摇头晃脑,都有无形的规矩。
秦思齐一整日下来,也被这些繁文缛节、无数细节折腾得头晕眼花,深感这举人老爷的名头背后,更复杂的社会规则与人情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