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衣锦还乡路(4)(第2页)
“还有,咱们村口那池塘,肥鱼不少,我明天就带人把水放干些,下网捕鱼!吃不完的,全都腌起来晒成鱼干,也能添个菜,存放也久!”
于是,接下来的两天,整个白湖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和喜悦之中。男人们负责清理道路、修缮祠堂、挖坑垒灶、捕鱼杀猪;妇人们则负责清洗蔬菜、准备碗筷、蒸制馍馍;孩子们也被动员起来,拾捡柴火,打扫角落。
全村进行了一场彻底的大扫除,家家户户窗明几净,道路上连根杂草都被拔得干干净净,真可谓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人人都想着不能给举人老爷和即将到来的县令丢脸。
秦思齐也没闲着,他在家中书写请柬,邀请邻近村落有些名望的乡绅。想到母亲时,秦思齐犹豫了一下,还是拿着请柬去征求母亲刘氏的意见,要不要去舅舅他们。
刘氏眼中闪过复杂的神色,有思念,也有过往的酸楚。最终,她轻轻叹了口气,将请柬递还给儿子,摇了摇头:“齐儿,你的心意娘知道。但这请柬…还是别送了吧。”
低声道:“娘当年带着你艰难时,娘家并未帮衬,如今你发达了,他们若来,难免会借你的名声在外狐假虎威,或向你提出诸多非分要求。娘不想你为难,更不想你因这些亲戚关系,被人拿了话柄,影响了你的清誉和前程。咱们自家热闹就好。”
秦思齐看着母亲伤感的决绝,心中了然,收起请柬,点了点头:“儿子明白了,都听娘的。”
转眼到了宴请正日。
黎明时分,卯时正刻(约清晨5点),白湖村秦氏宗祠的大门在熹微的晨光中缓缓打开。此时,祠堂内外肃静无声,并无外客,只有秦氏宗族的男性成员身着整洁的衣裳,按辈分长幼,肃穆地排列在祠堂院内。这是一场完全属于家族内部的、向祖先禀告喜讯、感恩庇佑的私密仪式。
供桌上早已摆满了丰盛的祭品。除了常规的三牲(猪头、全鸡、全鱼),更显眼的是颇具湖广地方特色的供物:用大萝卜精心雕刻成的龙凤呈祥图案;用莲藕与排骨一同炖制、香气扑鼻的汤盅;以及用汉阳姜等调料精心烹制的祭肉。这些食材并非山珍海味,却体现了最质朴的诚意与地域特色。
仪式由族长秦茂山主持。他率先净手焚香,神情庄重。随后,族人将各类供品整齐摆放在祖先牌位前。
秦茂山展开一篇早已写好的祝文,用带着浓重乡音却极其肃穆的语调高声诵读:“维天宝二十六年,岁次庚子,秦氏不肖子孙茂山,率合族老幼,谨以清酌庶馐,致祭于列祖列宗之神位前曰:禀我祖知,托祖宗洪福,沐皇恩浩荡,我秦氏一门,今有子弟思齐,自幼聪颖,笃志苦读,寒窗十载,终不负望,于今科湖广乡试,高中庚子科第三十名举人,光耀门楣,改换门庭…此皆赖祖宗荫庇之德也!今特具牲醴,叩谢神恩。伏惟列祖列宗,佑我秦氏文脉延绵,佑我子弟思齐,仕途顺遂,为国栋梁…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