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 作品

第201章 噩梦剥棉花

秦茂山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插不上话,只能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老一少,一个举人老爷,一个资深木匠,为了一个排水沟的坡度、一个窗棂的疏密,争得面红耳赤,又时而抚掌大笑,达成共识。

陈木匠心中的轻视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崇拜的惊奇和遇到知音的狂喜。他做了一辈子手艺,从未见过如此懂行、如此有想法的雇主,而且对方还是一位年轻的举人!这简直颠覆了他的认知。

“妙!妙啊!秦老爷!您这些想法,真是好!”陈木匠激动得不知用什么词来形容,“若是按此建造出来,恩施县难找第二家如此精巧实用的宅院!”

不知不觉间,日头已经西斜。工作坊内点燃了油灯。两人伏案疾书,一张张更加详细、标注了精确尺寸、材料、做法的施工图逐渐成型。一个既严格遵守明代住宅规制、又巧妙融入诸多“现代”居住理念的家园蓝图,在这小小的县城木匠铺里,变得愈发清晰和可行。

秦思齐也感到一种久违的、纯粹的创作快乐和成就感。

最终,陈木匠握着那叠凝聚了两人心血的设计图,对秦思齐道:“秦老爷,您这宅子,小老儿接了!工钱您按市价给便是!能主持建造这样一座宅院,是我陈某人一辈子的荣幸!我定亲自带最好的徒弟,选用最好的材料,给您把这院子盖得漂漂亮亮、妥妥帖帖!”

在恩施县城与陈大匠酣畅淋漓地敲定了新宅的详细图纸后,秦思齐在客栈修整了一夜,次日便与秦茂山一同返回了白湖村。建房非一日之功,需待秋收过后,农闲时分,才好大规模动员人力。陈大匠也需时间筹备木材、砖瓦等物料。

归家后,一时竟显得有些清闲。科举大事已毕,新宅尚待时日,宴席的喧嚣也已散去。秦思齐便时常去村东头的柳秀才处坐坐,偶尔替他给蒙童们讲解几句浅显的经义,或是与他品茗手谈,讨论些学问文章,日子过得倒也恬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