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餐饮业,是邓启先小时候的梦想。父母早逝,靠哥哥早早辍学,出去打工赚钱供他读书。生活条件差,经常饿着肚子,那时,他就幻想,有朝一日要开一家饭馆,每天都可以吃到新鲜滚热辣的饭菜。民以食为天,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农民,对饮食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现在做酒店,正当其时。公司表决通过。邓启先约李老板到办公室商量合作事宜。合作条件没有异议,只需打印合作协议,签字就行了。目前主要是如何落实,确定装修风格。邓启先比较喜欢中国风,李老板却是钟情欧式风格,门口一定要做罗马柱。各包间还要取外国城市名称,搞得不伦不类的。
邓启先想不通,中国人开的酒家,面对的食客也是中国人,干嘛要搞那么洋气?装修费用还高很多!
“我觉得,装修可以走中国风,简单有品味就好。”邓启先说。
“现在时代变了,什么都往高大上去比。不搞点洋气的,显示不出它的高贵,吸引不了有身份有地位的社会名流来吃饭。”李老板交心底说出他的经营理念。
邓启先已经明白李老板的意思,以前在贸易单位做,接待贵客都是到玉城市当时最高档的酒店,喝的酒也是名酒。李老板的心太大了,超出了邓启先的预期。
“我们的定位是不是高了点?我原本的意思是承接大小喜庆的宴席,做大众化的酒家……现在……”邓启先两手一摊,有点为难,说:“我们竟然要做玉城市的标杆,太夸张了吧!”说完,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李老板笑眯眯地看着邓启先,像一个长辈看晚辈那样。的确,邓启先还很年轻,有时有失稳重。如果不是他在玉城市的房地产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天他们俩也不可能坐在一起谈生意。这个世界都是势利的,实力决定地位,同一层次的人,可以做朋友,若合伙做生意,就不仅是实力相若,还是彼此需要了。
和一个儿辈的年轻人合伙做生意,李福生老板也是犹豫过的,毕竟年龄差距大,可能经营观念上有分歧,难以协调。好在邓启先对他足够尊重,答应让他负责经营管理。邓启先能提供的场地,位置地段也足够优越,对他是致命的吸引。在酒店旅业浸淫了几十年,不敢说有多大的成就,眼光还是有的。邓启先的项目在玉城市新兴的城南片区,这里方兴未艾,城市规划前瞻性强,各种配套设施齐全,人口也在逐渐增加中,做酒店是理想之选。
李福生担忧理念不同是正确的。在装修风格上就与邓启先意见相左。好笑的是,邓启先趋于保守,反而是李福生更激进。一直以来,李福生都想做玉城市酒店行业的龙头老大。以前他名下的幸福大酒楼确曾风光无两,各大单位招待都是上他家。邓启先也是在贸易单位时,出去应酬认识他的。那时邓启先只是一个公职人员,无权无势,李福生当然看不上。想不到,短短几年,做房地产捞得风生水起,现在已经是坐在对面的合作伙伴了。后生可畏啊,无论对人对事,都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去看才好!就像自己的幸福大酒楼,曾经客如云来,日进斗金,不是有身份地位的人,一般人可不敢进来消费。
花无百日红。谁也想不到曾经大红大紫的幸福大酒楼也有门庭寥落的一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更高档次的酒店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消费者选择性多了,客源也就薄了。雪上加霜的是,城市发展南移,曾经的黄金地段也过气了!各种因素综合作用,让幸福大酒楼跌落凡尘,风光不再。幸好李福生也不是寻常人物,在住宿和摩托车销售方面大有斩获,才保住他在玉城市的地位。但他一直对幸福酒楼的式微耿耿于怀,重振雄风的想法未曾歇息,终于等来了邓启先的电话。两人一拍即合,遂成合作。
世界真系怪,差不多是两代的人,竟然能坐在一起谈合作。是利益,让不可能成为现实。李福生老板看着面前的邓启先,既欣赏又疑惑。欣赏的是,他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成就,确实了不起,自己儿子若有他一半的能力,心也安乐了。疑惑的是,刚才听到要做高端上档次的酒店时,邓启先忍不住笑了,完全没有城府,甚至有失稳重。商海里浮沉,怎么能这么……是单纯、老实还是诚恳?李老板也捉摸不准,反正就不是他心中的商人模样。
合作做生意,也像男女相恋。始于双方互相需要,发展到合作阶段后,就要看人了。看合作伙伴的能力,人品,是否能一起共事。邓启先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人品也不错。几年前就认识了,真正两人坐一起面对面谈话是第一次。李福生老板在认真观察邓启先,发现他与自己熟悉的老板不同,略带书生气。这样的人也能做大老板,真是刷新他的认知。不管怎么样,既然已经是合作伙伴,李福生老板也不想藏着掖着,和盘托出自己的想法。也是为了取得共识,更好开展工作。
“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做欧式装修吗?”
邓启先点点头,又摇了摇头。想说,是为了突显它高档。又觉得已经说过,不应该再问这个问题,一定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这就是邓启先的高人之处。看似清浅,却又心思缜密,考虑问题周全。话到嘴边,又变为,愿闻其详。
李福生老板得意地笑了一下,说:“做饮食,有它的规律。人都是贪新厌旧的,无论是审美还是味蕾,概莫能外。新开的酒店,没有稳定的客源,就要在外观上推陈出新,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我观察过,整个玉城市都没有欧式装修,我就要搞。只要他们来,我就有办法留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