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一起闯荡(第2页)
"谢玉兰回答。
"那有很多好玩的吗?有戏班子吗?我听说城里的戏班子唱得可好听了。
"
谢玉兰被问得头大,只能一一回答。施闻楼则一直沉默不语,显然对小翠的话痨感到厌烦。
走了半个时辰,前方出现了一群人围在路边。李大汉勒住牛车,好奇地问道:
"前面怎么回事?
"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群乞讨的孩子,最大的不过十来岁,最小的只有五六岁,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他们围着过路的行人,怯生生地伸出小手。
"可怜见的,这么小就要饭。
"李大汉叹了口气,从怀里掏出几个铜板递了过去。
孩子们一拥而上,争抢着那几个铜板。其中一个稍大的孩子被挤倒了,铜板滚落在地,立刻被其他孩子抢走。那孩子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谢玉兰看着心疼,也掏出身上仅有的几个铜板给了那个哭泣的孩子。
"姐姐真善良。
"小翠小声说道,眼中满含敬佩。
施闻楼却皱起了眉头。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治标不治本。
"
"那你说怎么办?
"谢玉兰问道,
"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挨饿。
"
"应该从根源解决问题。
"施闻楼说道,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流浪儿?是战乱?还是灾荒?
"
李大汉接话道:
"前段时间闹旱灾,很多人家都活不下去了。大人还能想办法,这些孩子就只能出来要饭。
"
"那官府呢?没有救济吗?
"谢玉兰问道。
李大汉苦笑:
"官府自顾不暇,哪里顾得上这些?再说了,救济粮大多都被层层克扣,真正到百姓手里的没多少。
"
施闻楼的脸色更加阴沉。作为朝廷命官,他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但也知道这是积重难返的顽疾,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
"公子,给点吃的吧。
"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走到牛车边,怯生生地说道。她的头发乱糟糟的,小脸脏兮兮的,但那双眼睛却异常明亮。
谢玉兰心软,正要从包袱里拿点干粮给她,却被施闻楼拦住了。
"你们为什么不回家?
"他问那小女孩。
小女孩低下头,小声说道:
"没有家了。爹娘都死了,只剩下我和弟弟。
"
"那你们的亲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