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麦田里的托梦(第3页)
"立字据人李德福,自愿将村西二亩麦田转让给张大山,作价八十元整,永不反悔..."
落款日期是三十年前,签字人李德福正是李老汉的大名,而张大山是张西娃己故的父亲。纸的右下角,还按着一个模糊的红色指印。
张西娃一屁股坐在地上,脑子嗡嗡作响。他听父亲提起过,当年和李老汉有过土地纠纷,后来和解了,但具体细节父亲从未细说。现在看来,李老汉是来提醒他这份被遗忘的字据。
"西娃!你干啥呢?"远处传来王秀兰的喊声。张西娃慌忙把字据塞回铁盒,藏进怀里。
"没啥,看看麦子长势!"他高声回应,声音有些发抖。
回到家,张西娃把铁盒藏在了衣柜最底层。他决定去找村里的老文书问问这事。老文书己经八十多岁,是村里唯一还认得旧时字据的人。
老文书家住在村中央的老槐树下。推开门时,老人正坐在藤椅上看一本发黄的账本。听完张西娃的讲述,老文书戴上老花镜,仔细检查了那张字据。
"没错,这是李德福的字迹。"老文书点点头,"当年你爹确实买了他两亩地,后来李德福反悔了,两家闹得很不愉快。没想到他把字据埋在地里..."
"那他为什么现在托梦给我?"张西娃忍不住问。
老文书摘下眼镜,意味深长地看着他:"人死了,有些事就看得清楚了。李德福大概是觉得对不住你爹,想把真相告诉你。"
离开老文书家,张西娃去了李大强家。当他拿出那张泛黄的字据时,李大强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我爹从来没提过这事..."李大强喃喃道。
"我也不要那两亩地,"张西娃说,"就是觉得该让你知道。"
李大强沉默了很久,最后叹了口气:"西娃哥,这事是李家不对。地该是你家的。"
当天傍晚,张西娃带着一瓶白酒来到李老汉坟前。他倒了三杯酒洒在坟头,又点了三炷香。
"李叔,字据我找到了。您安心吧。"他低声说。
香燃尽时,一阵微风吹过,坟头的纸灰打着旋儿升上天空。张西娃仿佛听到一声长长的叹息,不知是风声还是别的什么。
回到家,张西娃发现枕边再也没有出现过湿麦穗。而那片倒伏的麦子,第二天就重新挺首了腰杆,在阳光下泛着健康的金色光泽。
村里开始流传,说李老汉的魂终于安息了。有人看见一只白鹭从坟地飞向西方,那是老人灵魂归位的象征。更奇怪的是,村口那口多年干涸的老井,突然又开始冒水了,水质清甜如初。
一个月后,张西娃和李大强一起在地界处重新立了界石。两家人坐在一起吃了顿饭,席间谁也没提托梦的事。但张西娃知道,有些秘密就像地里的麦种,时候到了自然会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