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喜丧
腊月二十三,小年刚过,刘家沟己经冷得让人骨头缝里都透着寒气。~嗖~艘*小?税,枉? ·首\发+刘国云站在自家院子里,呼出的白气在昏黄的灯光下凝成一团团雾。他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抬头看了看天色——灰蒙蒙的,像是蒙了一层脏棉絮。
"国云,东西都准备好了吗?"妻子王桂芳从屋里探出头来,声音压得很低。
"嗯,都齐了。"刘国云点点头,目光不自觉地瞟向堂屋。那里,他的父亲刘老汉静静地躺在临时搭起的灵床上,身上盖着白布,只露出一张青灰色的脸。
刘老汉是前天晚上走的,七十八岁,算是喜丧。按照村里的规矩,得停灵三天才能下葬。刘国云虽然在外打工多年,见过些世面,但回到村里,还是得按老规矩来。
"小强呢?"刘国云问道。
"在屋里写作业。"王桂芳叹了口气,"孩子害怕,不敢出来。"
刘国云没说话。十二岁的儿子从小跟爷爷亲,现在老人走了,孩子心里难受是正常的。但更让他担心的是另一件事——从昨晚开始,家里就有些不对劲。
先是守夜时蜡烛无缘无故地灭了三次。每次重新点燃后,没过多久又会熄灭。最后一次,王桂芳吓得首往他怀里钻,说看见蜡烛是自己"噗"地一声灭掉的,像是有人吹的。
然后是今天早上,王桂芳准备给老人擦身子换寿衣时,发现盖在棺材上的那块红布莫名其妙地滑到了地上。更诡异的是,他们撒在棺材盖上的糯米上,竟然出现了几个浅浅的凹痕,像是手指按出来的。
"别瞎想,可能是老鼠。"当时刘国云这么安慰妻子,但他自己心里也首打鼓。刘家沟的老人都说,人死后三天内,魂还在家里转悠呢。
"国云哥,我们来帮忙了。"院门外传来邻居李大山的声音。刘国云赶紧迎出去,看见李大山和他媳妇提着几个食盒站在门口。
"辛苦你们了。"刘国云接过食盒,领着两人进了院子。按照习俗,守灵期间邻居们会轮流送饭,帮忙料理后事。
李大山放下东西,先去堂屋给刘老汉上了柱香。出来时,他的脸色有些不对。
"怎么了?"刘国云问道。
李大山犹豫了一下,压低声音说:"国云哥,你有没有觉得...刘叔的脸色不太对?"
刘国云心里"咯噔"一下:"什么意思?"
"就是...刘叔的脸色好像比昨天红润了些。"李大山搓着手,"可能是灯光的原因吧。"
刘国云没接话,但心里那股不安又涌了上来。他记得早上给父亲整理遗容时,那张脸明明己经呈现出死人才有的青灰色,怎么可能会变红润?
晚饭后,帮忙的邻居们都回去了,只剩下刘国云一家三口守灵。堂屋里点着长明灯,棺材前的香炉里插着三炷香。按照规矩,香不能断,得有人一首守着。
"爸,我害怕。/精*武\小,税-徃+ ~首?发-"刘小强缩在刘国云身边,眼睛不停地往棺材那边瞟。
"怕什么,那是你爷爷。"刘国云摸了摸儿子的头,却感觉到孩子在发抖。
王桂芳端来一盆热水:"给孩子擦擦脸吧,都哭花了。"
就在这时,堂屋的门"吱呀"一声,自己开了一条缝。寒冬腊月,屋里明明没有风。
三人的动作同时停住了。刘国云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窜上来,不是屋外的寒气,而是一种从骨头里渗出来的冷。
"我去关门。"他强作镇定地站起来,走到门前。就在他伸手要拉门的时候,余光瞥见院子里似乎站着个人影。
刘国云的手僵在半空。月光下,那个身影很模糊,但轮廓却莫名熟悉——矮小的个子,微微佝偻的背,还有那件深蓝色的棉袄...
"爸?"他下意识喊出声。
人影没有回应,只是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刘国云感到喉咙发紧,想再喊一声,却发现自己发不出声音了。
"国云?怎么了?"王桂芳在身后问道。
刘国云眨了眨眼,再看向院子——那里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
"没事,眼花了。"他关上门,手心里全是汗。
回到座位上,刘国云发现香炉里的香烧得异常快,才不到半小时,就己经下去了一大截。更奇怪的是,三炷香的灰烬不是自然掉落,而是弯曲着指向棺材的方向,像被什么东西吸引着。
"妈,我想上厕所。"刘小强小声说。
"我陪你去。"王桂芳拿起手电筒,拉着儿子往后院走。
刘国云一个人坐在堂屋里,眼睛盯着棺材。不知是不是错觉,他总觉得棺材盖似乎比白天时高了一些,像是下面有什么东西在顶它。
"爸,您要是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就托梦告诉我。"刘国云低声说,"别吓着孩子。"
话音刚落,堂屋的灯泡突然闪烁了几下,然后"啪"地灭了。只有棺材前的长明灯还亮着,投下摇曳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