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山村教室里的红棉袄(第3页)
突然,他听到教室方向传来轻微的"吱呀"声,像是门被推开的声音。陈光信立刻坐起身,透过窗户望向教室。月光下,教室的门确实开了一条缝。
他穿上外套,拿起手电筒,决定去看个究竟。夜风冰凉,吹得他打了个哆嗦。走近教室,他听到里面传来细微的翻书声。
陈光信深吸一口气,推开门,手电筒的光束扫过空荡荡的教室——除了他自己的影子,什么都没有。但当他照向最后一排角落的座位时,发现桌上摊开着一本二年级的语文课本,书页正在无风自动,缓缓翻动着。
"小梅?"陈光信轻声呼唤,声音在寂静的教室里显得格外突兀。
没有回应,但书页停止了翻动,停在一首古诗《静夜思》上。
陈光信突然明白了什么。他走到讲台上,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这首诗的全文,然后开始讲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是李白在异乡思念家乡时写下的诗句..."
他的声音在空荡的教室里回荡,窗外树影婆娑,月光透过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陈光信讲得很认真,就像平时给学生们上课一样。
讲完后,教室里一片寂静。陈光信放下粉笔,轻声说:"小梅,如果你能听到,我想告诉你,现在的学校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孩子们有了厚厚的棉衣。你...可以安心了。"
话音刚落,一阵微风拂过教室,书页轻轻合上。陈光信仿佛听到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带着释然和感激。
从那晚起,陈光信再也没有见过那个穿红棉袄的小女孩。但他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放学后,都会在教室多留一会儿,为那个永远停留在童年的灵魂朗读一段课文或诗歌。
学期末的最后一天,陈光信收拾行李准备离开这所山村小学。他的支教期结束了,即将回到城市开始新的工作。收拾讲台抽屉时,他发现了一朵干枯的野花,正是那天早上出现在课桌上的那朵。
陈光信小心地将它夹在备课本里,作为这段特殊经历的纪念。当他锁上教室门准备离开时,夕阳的余晖洒在操场上,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恍惚间,他似乎看到槐树下站着一个模糊的身影,穿着红色的衣服,向他轻轻挥手告别。
陈光信没有害怕,反而感到一种平静的欣慰。他举起手,对着空荡荡的操场挥了挥,然后转身走向校门,身后留下一串坚定的脚印。
他知道,有些故事不需要解释,有些相遇不需要言语。在那个特殊的黄昏教室里,他和小梅完成了一场跨越生死的教学,这己经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