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都市怪谈:青春墓志铭(第2页)
第二天送外卖时,张宇鬼使神差地绕路去了高中母校。校门己经改建,但那排银杏树还在。他站在树下,恍惚间又看到十七岁的林小雨坐在那里,对他微笑。
"您的订单要超时了。"手机提示音把他拉回现实。张宇苦笑着摇摇头,骑上电动车离开。
命运有时就是如此讽刺。*微`趣+晓,说? .追¨最′歆!漳~踕·当天下午,张宇接到了一个超市的订单。走进超市时,他正低头核对商品清单,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一共六十八元西角。"
他抬起头,呼吸瞬间凝固。收银台后的女人虽然化了浓妆,眼角也有了细纹,但那分明是林小雨。她机械地扫描着商品,眼神空洞,嘴角下垂。曾经那个在银杏树下安静读书的少女,如今穿着廉价的制服,指甲油剥落了一半。
"小雨?"张宇试探着叫了一声。
女人抬起头,困惑地看了他几秒,突然瞪大了眼睛:"张宇?"
他们尴尬地寒暄了几句。林小雨说她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辗转做过几份工作,现在在这家超市做了三年收银员。她说这些时,手指不停地绞着工作服的下摆。
"过得怎么样?"林小雨勉强笑了笑,"还…好吧?"
张宇张嘴想说什么,突然一个肥胖的中年男人走过来,粗暴地推了林小雨一把:"又偷懒?没看到后面排了这么多人?"
林小雨的脸瞬间涨红,低着头连声道歉。张宇看到她眼中闪过一丝屈辱的泪光,但转瞬即逝。那个曾经骄傲的少女,如今在超市经理面前像个犯错的小学生。
"我...我先走了。"张宇匆匆结账离开,不敢回头看林小雨的表情。
回到出租屋,张宇瘫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发呆。十年前的《读者》还摊开在桌上,那篇《秋日私语》的标题在昏暗的灯光下若隐若现。他想起高中时的梦想——成为一名作家,写出打动人心的故事。那时的他以为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现实却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纸媒衰落后,文学杂志一家接一家倒闭。他曾向几家新媒体投稿,编辑回复说现在没人看长文字了,建议他学习做短视频。他试过,但
对着镜头说那些浅薄的段子让他作呕。
手机震动起来,是平台发来的新订单。张宇看了看时间,晚上十点半。他应该出门继续送外卖,但身体却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他拿起那本《读者》,再次翻开。这次是一篇关于时光流逝的诗歌。读着读着,泪水突然不受控制地涌出。十七岁的银杏树,十七岁的林小雨,十七岁时以为触手可及的梦想,全都像指缝间的沙子,抓得越紧,流失得越快。
张宇哭得像个孩子,十年的委屈、不甘和失落在这一刻决堤。他想起父亲得知他选择中文系时的冷笑:"读那玩意儿有什么用?"想起面试官翻看他简历时轻蔑的眼神:"我们更需要有实际技能的人。"想起房东催租时不耐烦的敲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