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语无痕 作品

第326章 乡村怪谈:坟场守夜人(第2页)

老王头想起那堆烫手的黑灰。午后他去坟场巡看,发现七个坟包的封土都有松动,尤其是那些葬过横死人的坟头,裂缝里渗出暗红色的泥浆。_墈`书.屋- ^首!发*最老的孙婆子坟前,供碗里的糯米变成了黏稠的黑粥。

夜幕降临前,老王头往窝棚门槛下撒了层香灰。这是老辈人教的法子,能看出夜里有没有"脏东西"来过。他又在窗台上摆了碗清水,水里浸着三枚乾隆通宝——铜钱镇邪,清水照影。

梆子敲过三更,老王头被一阵"笃笃"声惊醒。像是有人用指甲盖叩棺材板,节奏时急时缓。他摸出枕头下的杀猪刀,刀刃在月光下泛着青芒。窝棚外的坟场静得出奇,连惯常的虫鸣都消失了。

香灰上赫然印着半个脚印。

那脚印只有成年男子巴掌大,五趾分明,脚掌纹路清晰可辨。诡异的是,脚印边缘的香灰呈现焦黑色,仿佛被高温灼烤过。窗台上的铜钱不知何时立了起来,在碗底投下细长的阴影。

"咚!"

这次声响近在咫尺。老王头抄起铁锹冲出去,看见自己白天新压的坟土正在蠕动。某个圆形物体顶着封土缓缓拱起,月光下泛着青白的光。他抡圆铁锹拍下去,土包里传来闷响,像是砸中了装满谷子的麻袋。

黎明时分,老王头敲开了村老吴瞎子的门。老人听完叙述,用枯枝似的手指在沙盘上划拉:"戊寅年埋的那个外乡人...没走成啊。"

二十年前有个货郎冻死在村口,当时正值腊月,尸体僵得像块门板。村里草草把他葬在坟场西北角,没立碑也没烧纸。吴瞎子说这种"游尸"最易生变,得用黑狗血淋头,桃木钉封棺。

这么一提醒,老王头也想起来了。

正午的日头白得晃眼,老王头带着五个青壮年来到西北角。二十年风吹雨打,无名坟早己塌成土丘。铁锹刚铲下去就碰着硬物——棺材板竟完好如新,榫卯缝里渗出腥臭的黑水。

撬开棺盖时,所有人都倒退三步。货郎的蓝布褂子鲜亮如初,脸上盖的黄纸一碰就碎,露出张紫涨的脸。最骇人的是他的指甲,乌黑发亮,足足长出两寸,十指深深抠进棺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