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语无痕 作品

第341章 巡山老爷

张华贵蹲在田埂上,粗糙的手指抚过麦茬间那一串奇怪的痕迹。~萝~拉,暁·税_ ~追·嶵¨欣·章,节\七月的阳光灼烧着他的后颈,汗水顺着脊背往下淌,但他却感到一阵莫名的寒意。这些脚印——如果那能称为脚印的话——深深嵌在干涸的泥土里,每个都有他手掌大小,三趾分明,趾间连着蹼一样的结构,却又不像是任何水禽的足迹。

"怪了..."他喃喃自语,眯起被阳光刺痛的双眼。昨天收割完这片麦田时,他确定地里什么都没有。而现在,这一串足迹从西北角的树林边缘延伸过来,穿过整片麦田,消失在东南方向的河沟处。

张华贵站起身,拍了拍沾满泥土的裤腿。五十年的农村生活让他对这片土地了如指掌,他能从云层判断雨水,能从土壤判断收成,但这些脚印超出了他的认知范畴。它们看起来像是某种两足动物留下的,但步距太大,不像是人类;形状又太怪异,不像是他所知的任何野兽。

"华贵,愣着干啥呢?"远处传来老李头的喊声。老人扛着锄头,慢悠悠地沿着田埂走来,背驼得像张拉满的弓。

"李叔,你过来看看这个。"张华贵招手示意。

老李头走近后,张华贵指着地上的痕迹。老人眯起昏花的眼睛看了半晌,突然脸色一变,后退了半步。

"这...这是啥时候出现的?"老李头的声音突然压低,带着张华贵从未听过的紧张。

"就昨天夜里吧,我昨天傍晚收工时还没有。"张华贵感到一阵不安爬上脊背,"你知道这是什么?"

老李头没有立即回答。他蹲下身,颤抖的手指悬在脚印上方,却不敢触碰。"我小时候见过一次,"他终于开口,声音沙哑,"那时候我才七八岁,在村东头的老槐树下..."

"是什么东西?"张华贵追问。

老李头摇摇头,首起身子:"回去说吧,这太阳底下晒得慌。"

回村的路上,老李头一反常态地沉默。张华贵注意到老人的手一首无意识地摩挲着胸前那块褪色的护身符——那是他母亲留给他的,据说能驱邪避灾。

到了老李头家,老人关上门窗,甚至拉上了窗帘。昏暗的屋子里弥漫着烟草和陈年木头的气味。老李头从柜子深处摸出一个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一本发黄的线装书。

"我爹留下的,"老李头低声说,"上面记着些老辈人传下来的东西。"他翻到某一页,指给张华贵看。

泛黄的纸页上是用毛笔绘制的几幅图,旁边是密密麻麻的小字。′衫/巴·看′书¢罔. .吾?错-内?容^其中一幅图赫然画着一个怪异的足迹,与张华贵在麦田里看到的一模一样。

"山魈的脚印,"老李头说,"老辈人说,它们住在深山里,平时不轻易下山。但每到丰收季节,有些会来村里...巡视。"

"山魈?"张华贵皱眉,"那不是神话里的东西吗?"

老李头摇摇头:"我七岁那年,村里丢了三只羊,后来在东山沟里找到了骨头,干干净净的,一点肉都不剩。地上就留着这样的脚印。"老人顿了顿,"那年我爹还在世,他带着几个男人,按老法子做了祭祀,后来就再没出现过。"

张华贵感到一阵荒谬,但麦田里的脚印确实存在,而且老李头的反应不像是开玩笑。"那现在怎么办?"他问。

老李头叹了口气:"先别声张。今晚你在院子里撒些糯米,门口挂上红布。如果明天脚印还在,我们再想办法。"

回家的路上,张华贵总觉得背后有双眼睛在盯着他。他几次回头,却只看到空荡荡的村道和被夕阳拉长的影子。蝉鸣声突然停了,整个村子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

当晚,张华贵按老李头说的做了。他在院子里撒了一圈糯米,大门上挂了块红布,甚至把多年不用的铜铃找出来挂在窗前。做完这些,他自嘲地笑了笑——五十岁的人了,居然信起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来。

夜深了,张华贵躺在床上,听着窗外偶尔传来的虫鸣。就在他快要睡着时,一阵轻微的"沙沙"声从后院传来,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麦秆上走动。他猛地睁开眼,屏住呼吸。

声音停了。

张华贵松了口气,正想翻个身继续睡,突然听到一声清晰的"咔嚓",像是树枝被折断的声音,就来自后院篱笆附近。他悄悄起身,摸到窗边,轻轻掀开窗帘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