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张四娃遇鬼记(第3页)
神婆临走时,在张西娃枕头底下塞了把艾草,嘱咐道:"七日之内莫要近水,夜里听见啥动静都别应声。"她又对着院墙角的阴影啐了三口,嘴里念念有词。
说来也怪,当晚张西娃的烧就退了。又静养了半个月,总算能下床走动。村里人都说,他这是撞见"河漂子"了——就是淹死的人变的鬼,专找替身。
后来张西娃才从张老汉那儿听说,去年七月半,上游有个疯女人投河自尽,尸首一首没找着。而那天他收网的地方,正是那女人跳水的位置。打那以后,每逢鬼节,张西娃比谁都老实。天一擦黑就关门上闩,还在门头挂上桃木剑,窗台摆满张老汉给的黄符。
秋收过后,张老汉带着张西娃去河边烧纸。老头儿抖着胡子念叨:"阳间有阳间的规矩,阴间有阴间的忌讳。七月半鬼门开,活人就要识相点,莫去抢鬼的路..."
纸灰打着旋儿飘向河心,张西娃盯着那片黑沉沉的水面,总觉得水下有什么东西也在抬头看他。他赶紧退后两步,把张老汉给的护身符攥得紧紧的。
那天夜里,张西娃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又站在河湾子边上,水里浮着个白影子,慢慢转过身来——那张脸上突然长出五官,竟是他自己的模样。他吓得一激灵醒过来,发现枕头都被冷汗浸透了。
从此村里再没人敢在鬼节犯忌讳。而河湾子那棵老柳树下,偶尔还能看见几缕湿头发缠在树根上,风一吹,就像无数只苍白的手在轻轻摇晃。有胆大的孩子往河里扔石头,石头还没落水,就被什么东西"啪"地打回来了。
后来村里集资重修了土地庙,给土地公土地婆换了新衣裳。庙里的香火比以前旺多了,尤其是七月半前后,连外村的人都来上香。张西娃更是逢初一十五必去烧香,还自愿当了庙里的守夜人。
说来也怪,自打那以后,村里再没人撞过邪。只是每逢阴雨天,河湾子那边总会传来"哗啦哗啦"的水声,像是有人在河里走来走去。有老渔民说,那是"河漂子"在找替身呢,不过只要不靠近水边,它就害不着人。
张西娃现在最爱跟年轻人讲他当年的遭遇,末了总要加上一句:"你们莫要学我,鬼节的忌讳,宁可信其有啊!"说完还要摸摸脖子上挂的护身符,那是张老汉临终前给他的,说是能保一辈子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