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卖鸡夜归(第3页)
“当然能!”王华坚定地说,但心里也没底。这条平时只需一小时的路,今晚仿佛永远走不到尽头。
雾又浓了起来,车灯几乎完全失效。王华只能凭感觉前行,速度不得不放慢。
突然,前方出现一个岔路口,这在这条路上是从未有过的。两条路都笼罩在浓雾中,看不出通向何方。
“该走哪条?”王华犹豫了。
柳翠仔细看着两条路,突然指着左边那条:“这边,我感觉这边
是对的。”
王华惊讶地看着她:“你怎么知道?”
“不知道,就是有种感觉。”
王华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选择了左边那条路。这条路比之前的更窄,两旁的树木几乎要合拢在一起,形成一条阴暗的隧道。
开了不知多久,前方隐约出现亮光。王华心中一喜,加速向亮光处驶去。
亮光越来越近,似乎是个村庄。但当他们驶近时,心又沉了下去。这村庄完全陌生,而且看起来早己废弃多年。房屋破败不堪,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几盏古老的路灯发出昏黄的光。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每栋房子的窗户后面似乎都站着人影,静静地注视着闯入者。
“掉头,快掉头!”柳翠急促地说。
王华立即掉头,但发现来时的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堵厚厚的雾墙。他尝试驶入另一条山路,却发现无论怎么走都会回到原来的位置。
“我们被困住了。”王华绝望地说。
就在这时,他们看到村庄广场上似乎有什么活动。许多人影聚集在那里,静静地站着,仿佛在等待什么。
王华和柳翠屏住呼吸,看着那些人影缓缓转向他们,虽然距离很远,但能感觉到无数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突然,所有人影同时向他们飘来,速度不快,但坚定不移。
王华猛打方向,驶入一条小道,拼命寻找出路。三轮车在废弃的街道上穿梭,后视镜里,那些人影依然不紧不慢地跟着。
“那边!”柳翠指着一个方向,“那边好像没有雾!”
王华立即向那个方向驶去,果然发现一条出村的小路。他加足马力冲出去,将那个诡异的村庄抛在身后。
开出一段距离后,他回头看,村庄己经消失在雾中,那些人影也不见了。
两人稍微松了口气,但依然不敢大意。雾还是那么浓,路还是那么陌生。
开了不知多久,油箱快要见底了,王华心里暗暗叫苦。就在这时,柳翠突然指着前方:“看,有光!”
果然,远处隐约有灯光闪烁,像是来自房屋的窗户。王华把心一横向着灯光方向驶去,大不了又是一个废村,死就死吧,随着距离拉近,确实看到了一个村庄的轮廓。
当看清村庄的模样时,两人高兴得抱头痛哭——这正是他们自己的村子!
“我们回来了!”柳翠边嚎边说。
三轮车驶入村中熟悉的道路,一切都恢复正常。雾消失了,夜空清晰可见,星星点点,偶尔有村民的说话声和狗叫声传来。
回到家门口,两人瘫坐在车上,久久不能平静。
“刚才到底是怎么回事?”柳翠后怕地问。
王华摇头:“不知道,也许是我们迷路产生了幻觉。”但他心里明白,那不仅仅是幻觉。
第二天,他们向村里老人提起昨晚的经历。老人听后脸色凝重,告诉他们一段往事:几十年前,那条路上发生过一起惨案,一辆老解放车拉着一群知青坠崖,无人生还。此后,偶尔有人在雨夜或雾天看到诡异现象,甚至有人失踪。
王华和柳翠听后脊背发凉,决定以后再也不在夜间赶路。
日子一天天过去,生活逐渐恢复正常。但有时在深夜,王华会突然醒来,仿佛听到远处传来三轮车引擎声,以及雾中的低语。这时,他会紧紧抱住身边的柳翠,庆幸他们从那场噩梦中逃了出来。
一个月后的早晨,王华在检查三轮车时,发现车后箱的缝隙里卡着一片破布,像是从某种旧式衣服上撕下来的,散发着淡淡的霉味。他立即将布条烧掉,并请人给三轮车做了驱邪仪式。
此后,再也没发生什么怪事。王华和柳翠依然每天忙碌着生活,只是对自然多了几分敬畏,对彼此多了几分珍惜。每当夕阳西下,他们总会早早收工回家,围坐在餐桌旁,享受着平凡的幸福。
夜幕降临时分,炊烟袅袅升起,村庄笼罩在宁静祥和中。王华和柳翠相视而笑,都知道有些路不必夜行,有些界限不必跨越。人世间的温暖相守,己是足够抵挡黑暗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