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语无痕 作品

第464章 骨坛怨踪(第3页)

张贵发猛地想起什么:“对了!妈不是说梨树村有个神婆很灵吗?咱们去找她!”

张贵发的母亲和他哥住在邻村,他是来周梅家做上门女婿的,张贵发母亲听说孙子惨死后想来看望,但被儿子儿媳阻止了,太老了不要去那种场合,小心被冲撞。

这天小儿子张贵发夫妇来到她家,她老泪纵横的说:“造孽啊!我早说那孩子不管教要出事!你们偏不信!”

老太太带着儿子儿媳,走了整整五十里山路,找到那位有名的神婆。神婆是个干瘦的老太太,眼睛浑浊却似乎能看透人心。她听完叙述,又看了看夫妻俩的面相,摇头叹气:“怨灵缠身啊。那坛子里封的是个横死之人,怨气极重。你们娃儿把它挖出来,破了封印,它自然要出来害人。”

周梅哭求:“大仙救命!我们知错了!”

神婆沉吟片刻:“这东西

怨气太深,普通法子送不走。得做场法事,把它请走。但你们得答应,以后多行善事,积阴德。”

夫妻俩连声答应。

神婆随他们回家,准备做法事。她先在院子里转了一圈,然后让张贵发在院子西角插上杏黄旗,又让周梅准备糯米、红线和铜钱。

夜幕降临后,神婆在院子中央摆起香案,点上香烛。她让夫妻俩跪在案前,自己则披发执剑,念诵咒语。

忽然间,阴风大作,吹得旗子猎猎作响。香案上的烛火变成诡异的绿色。

神婆大喝一声:“尘归尘,土归土,阳间不是你留处!为何纠缠不肯走?”

话音刚落,院子里温度骤降。墙角那口废井里传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好像有什么东西要出来。

神婆抓起一把糯米撒向井口,井里顿时传出凄厉的哀嚎。她又用红线绕井口三圈,线上串着铜钱叮当作响。

“你找替身己造孽,再不归去,永世不得超生!”神婆厉声道,同时焚烧符纸撒入井中。

井里突然安静了。过了一会儿,一股黑烟缓缓冒出,在空中盘旋片刻,最终消散在夜风中。

风停了,烛火恢复正常颜色。神婆长舒一口气:“走了。它不会再来了。”

夫妻俩瘫坐在地,浑身冷汗。

神婆临走前告诫:“记住你们答应的话。还有,那口井填了吧,阴气太重。”

送走神婆后,张贵发第二天就找人填了那口井。果然,自此之后再没发生怪事。

日子渐渐恢复正常,但夫妻俩心里空落落的。每当夜深人静,周梅常默默垂泪:“要是咱们好好管教宝儿,他就不会去挖那坛子,也不会...”

张贵发搂紧妻子:“都是咱们的错。要是再生一个,一定好好管教。”

周梅突然想起什么:“我、我还上着环呢...”

张贵发一拍大腿:“明天就去医院取了!咱们还年轻,再生一个!”

第二天,夫妻俩真去了县医院。取环过程很顺利,医生嘱咐些注意事项后,他们就回家了。

当晚,炕头上,张贵发异常卖力:“这回咱们得生个乖娃,好好教,不能再惯着了!”

周梅非常配合:“啊…啊…用力点...以后孩子犯错该打就打,绝不能再成宝儿那样...”

夫妻俩重整心情,开始努力造人。他们把张小宝的东西都烧了,只留一张照片作为念想。

日子一天天过去,周梅的肚子迟迟没动静。就在他们快要失望时,奇迹发生了。

那是三个月后的一个清晨,周梅起床做饭时突然一阵恶心。她冲到院子里干呕,心里却莫名激动——这感觉太熟悉了。

她迫不及待地去卫生院检查,结果让她喜极而泣——真的怀上了!

回家路上,周梅摸着尚未隆起的小腹,喃喃自语:“宝贝,这回爹娘一定好好教你,让你做个好孩子,长大做个好人...”

夕阳西下,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路边的野花开得正艳,仿佛在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

回到家,周梅把好消息告诉丈夫。张贵发激动得说不出话,只是紧紧抱住妻子,眼泪首流。

当晚,夫妻俩做了个相同的梦——张小宝站在远处朝他们挥手告别,身边似乎有个模糊的白影牵着他,渐渐消失在光芒中...

周梅醒来后,心里久违地平静。她知道,这一次,一切都会好的。

院里的老槐树发出新芽,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生活如同这棵树,历经寒冬后,总会迎来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