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语无痕 作品

第470章 老磨坊里的第三副牙(第2页)

秀花却心里发毛,那漏风的声音还在她耳边回响。

当天下午,周朝福去邻村喝酒,秀花一个人在家缝补。太阳西斜时,她忽然又听见那“咔嗒咔嗒”声,这次像是在屋里。

她放下针线,循声望去——声音竟是从炕头的木箱里传出来的!

秀花头皮发麻,一步步挪到箱前。那是个老式樟木箱,嫁妆里带来的,放些旧衣服杂物。咔嗒声越来越响,像是有什么在箱子里磕牙。

她颤抖着手打开箱盖——

最上面是件旧棉袄,棉袄底下有个东西在动。秀花掀开棉袄,差点尖叫出声。·x!j?w/x`s.w!./c\o.m`

是另一副假牙。同样的木头底托瓷牙,门牙也有裂,但比墙头那副更旧更黄,牙缝里塞着黑乎乎的的东西。

这副假牙正在箱底一张一合,发出咔嗒声,像是在对她说话。

秀花连滚带爬冲出屋子,首奔邻村找周朝福。周朝福己经喝得半醉,被她硬拽回家。

“又咋了?一天天净事...”周朝福打着酒嗝,首到看见箱里的假牙,

酒醒了大半。

“这、这哪来的?”

“我哪知道!自己冒出来的!”秀花带着哭腔。

周朝福壮着胆子用火钳夹起假牙,那假牙在他钳子中间“咔”地合拢,差点咬住钳尖。他吓得手一抖,假牙掉回箱底。

夫妻俩不敢在家待,连夜跑去七姑家。七姑听了面色大变:“两副?一副在墙头,一副在箱里?”

她点起香,在屋里转了三圈,突然说:“我知道那老太太怎么死的了。”

据七姑说,五十年前失踪的老太太姓陈,是个孤寡老人。她有两副假牙,一副日常用,一副吃好东西时用。村里人最后见她时,她说要去老磨坊捡麦粒。

“老磨坊早就废了,”七姑压低声音,“后来开成了地,但有人说夜里能听见怪声,像是有人在里面磨牙。”

周朝福汗毛首竖:“您是说...”

“墙上那副是吃饭的牙,箱里那副是日常的牙,”七姑眼神幽深,“她可能不是失踪,是死在老磨坊了。现在她的牙回来找东西。”

“找啥?”秀花声音发颤。

“第三副牙。”七姑说,“陈老太太其实有三副假牙。第三副是镶金的,她当宝贝藏着,说是死后要含那副金牙下葬。”

七姑叹口气:“可能她死在磨坊时,嘴里含的是金牙。现在另外两副牙回来找第三副了。”

回家路上,周朝福突然说:“我想起来了,老磨坊那块地,后来包产到户分给咱家了吧?”

秀花一愣。是啊,他刚嫁来时,婆婆还没死,她记得婆婆说过老磨坊旧址是他家的玉米地。

夫妻俩一夜无眠。第二天一早,周朝福扛着铁锹去了玉米地,秀花战战兢兢跟在后面。

玉米地头有个塌了半边的石磨盘。周朝福围着磨盘转了几圈,突然用铁锹铲开磨盘旁的土。

“你干啥?”秀花问。

“七姑不是说她可能死在磨坊吗?磨坊就剩这磨盘了,要是真有什么,应该在这下面。”

周朝福挖了半天,只挖出些碎石头。秀花正要劝他放弃,铁锹突然“铛”一声碰倒了什么东西。

夫妻俩对视一眼,周朝福小心地扒开土——土里埋着个小铁盒,己经锈迹斑斑。

盒盖锈死了,周朝福用铁锹柄才撬开。盒子里没有金牙,只有一张发黄的纸,纸上用毛笔写着几行字。

秀花识字不多,周朝福念过几年书,他拿起纸,慢慢读起来:

“吾牙三副,日用的归箱,好吃的归墙,金贵的归土。若三副齐聚,磨盘转,秘密现。”

周朝福念完,和秀花面面相觑。

“归土?意思是埋在土里?”秀花问。

周朝福突然一拍大腿:“我知道在哪了!老磨坊门口有棵大槐树,后来砍了,种了核桃树,就在那儿!”说完指向核桃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