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语无痕 作品

第475章 磨盘仙(第2页)

“你是不是眼花了?”李芳站在门口问。

张国正没回答,他走到磨盘边,伸手摸了摸石磨表面。深秋的夜晚,石头本该冰凉,但他手指触碰的地方却有一丝微温,好像刚才有人摸过那里。

第二天,张国正把昨晚的事告诉了父亲。老人沉默地听着,浑浊的眼睛不时瞟向院中的磨盘。

“爹,您知道那是啥不?”张国正问。

老人摇摇头,什么也没说,但张国正注意到父亲的手指在微微发抖。

接下来的几天,每到夜深人静,那声音就会准时出现。有时是轻微的摩擦声,有时像是有人在院子里缓慢地踱步。夫妻二人再也不敢深夜出门查看,只是把房门锁得紧紧的。

更奇怪的是,两个孩子开始说梦话,内容都是关于“院里的老

奶奶”。*卡,卡-暁!税,徃_ ,唔/错?内¢容`

“老奶奶让我陪她玩磨盘。”五岁的大儿子一天早上说。

李芳吓得脸色发白,赶紧捂住孩子的嘴,“别胡说!”

三岁的小儿子也嘟囔着:“老奶奶转圈圈。”

张国正心里发毛,决定把磨盘挪走。他请来两名村邻帮忙,用铁锹挖开磨盘周围的土,试图将这个沉重的石磨移开。

三个壮劳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磨盘终于松动了。当磨盘被抬起的瞬间,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磨盘底下,埋着一具小小的骸骨。

骸骨很小,像是婴儿的,但头骨形状古怪,下巴尖得出奇。更令人不安的是,骸骨的颜色不是普通的白色或黄色,而是一种深褐近黑的颜色,像是被什么浸染过。

“造孽啊!”一位老邻居划着十字匆匆离开。

另一个邻居也面色凝重,“国正,这东西动不得,快埋回去!”

张国正和李芳吓坏了,赶紧把磨盘重新放回原处,将土填好。那天晚上,他们早早锁好门窗,哄睡孩子,忐忑不安地躺在床上。

张国正没再追问父亲,兴许他真的说不清这磨盘是什么时候放这里的。

夜半时分,声音又响了。但这次不再是轻微的摩擦声,而是清晰的、沉重的推磨声,仿佛真有人在院子里推动那盘石磨。

嘎吱……嘎吱……

声音缓慢而规律,带着某种不祥的节奏。

李芳紧紧抓着丈夫的胳膊,“国正,我害怕。”

张国正的心跳如擂鼓,但他强作镇定,“没事,明天我去请刘道士。”

刘道士是邻村有名的阴阳先生,据说能通阴阳,解邪祟。

推磨声持续了整整一夜,夫妻二人一夜未眠。

天刚亮,张国正就急匆匆出门去了邻村。李芳一个人在家,照顾孩子和公婆。她一整天都不敢靠近那磨盘,甚至连院子都尽量少去。

公公的状态越来越差,整天躺在床上,喃喃自语些听不懂的话。婆婆守在床边,面色忧愁。

傍晚时分,张国正带着刘道士回来了。刘道士是个干瘦的老头。他一进院子,目光就锁定在那盘老磨盘上。

“说说吧,怎么回事。”刘道士开门见山。

夫妻二人把事情经过详细说了一遍,包括磨盘下的骸骨。

刘道士听完,长叹一声:“你们动了不该动的东西。”

“那到底是什么?”李芳问。

“磨盘仙,”刘道士压低了声音,“不是仙,是怨。早年饥荒年代,有的地方会把养不起的孩子压死在磨盘下,祭给土地换丰收。时间久了,怨气凝聚不散。”

“那怎么办?”张国正急问。

刘道士绕着磨盘走了三圈,从布袋里取出黄纸、香烛和一些符纸。他让夫妻二人在院中设下香案,自己则画了几道符,贴在磨盘的西个方向。

“今夜子时,我做法事送它走。但有个条件,”刘道士严肃地说,“无论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都不能出门看,更不能打断法事。否则,大罗金仙也救不了你们。”

夫妻二人连连点头。

夜幕降临,刘道士在院中布置好一切后,让张家人都进屋,自己独坐在院中的香案前。

子时将近,张国正和李芳从窗户偷偷向外看。刘道士点燃香烛,开始念诵经文。起初一切正常,但随着时间推移,院中的气氛变得越来越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