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语无痕 作品

第477章 借阴路(第2页)

周必文闭紧眼睛,嘴里喃喃念叨:“假的,都是假的......”同时拼命向前迈步。

那只手突然消失了,周围的温度似乎也回升了一些。周必文稍稍睁开眼,发现前方不远处有亮光,像是出口的样子。他心中大喜,几乎要跑起来。

就在离亮光只有几步之遥时,周必文脚下一绊,整个人向前扑倒。他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是什么绊倒了他——那似乎是

一截从地底伸出的苍白手臂,正缓缓缩回土中。

就是这一眼,周必文感到周围气氛骤变。原本即将到达的出口忽然远去,周围的雾气变得浓重,几乎看不清一臂之外的事物。更可怕的是,他感觉到有无数双眼睛在雾中注视着他。

周必文连滚带爬地向前冲,终于突破了迷雾,跌倒在一条熟悉的土路上。′卡.卡*晓?税^惘? -最′新*漳+劫,庚*芯?筷?他回头望去,只见老林子边缘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隐约可见几个模糊的人形轮廓在雾中徘徊,但很快便消散不见了。

周必文瘫坐在地上,大口喘气,发现自己浑身己被冷汗湿透。他辨认出这里离周家村只有不到一里的距离,连忙起身向村子跑去。

回到家中,周必文发现母亲正焦急地等待。见他回来,母亲又喜又气:“这么晚才回来,吓死我了!刚才村里王老五说看见你往老林子那边去了,那不是找死吗!”

周必文没有详细解释,只是推说迷路了。那晚之后,他生了一场大病,高烧不退,胡话连篇,村里郎中来看了几次也不见好转。

周必文的母亲心急如焚,请来了村里懂些玄术的李老太。李老太一看周必文的情况,立刻皱起眉头:“这孩子是撞邪了,阴气入体。”

她详细询问了周必文那晚的经历,听后脸色大变:“哎呀!那是阴婆子!她指给你的根本不是回阳间的路,是引你进阴间啊!你能回来真是祖宗保佑!”

李老太让周家人准备了几样东西:一把杀过年的老刀、一包盐、三斤糯米和一只大公鸡。当晚,她在周必文床前摆下阵法,将糯米撒在门窗位置,把盐绕床洒了一圈,然后抱着公鸡在周必文头上转了七圈,口中念念有词。

说也奇怪,法事做完后,周必文的高烧就退了,第二天便能下床走动。但他整个人变得沉默寡言,经常望着窗外发呆,尤其是黄昏时分,总是坐立不安。

一周后的傍晚,周必文正在院子里劈柴,忽然听到远处传来钟声。这钟声很奇特,不像是村里教堂的钟,倒像是那种老式的铜钟,声音沉闷而悠长。

“这时候哪来的钟声?”周必文自言自语道。

随着钟声响起,周必文注意到院子里的光线变得怪异起来。明明是夏末秋初,天气还暖,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寒意,夕阳的余晖也变得苍白无力。

更让他不安的是,他看见院墙外的土路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行人影。那些人穿着老式的衣服,排成一列默默地向前走着,所有人的动作都异常僵硬,没有人交谈,甚至没有人转头西下张望。

周必文感到一阵心悸,正要回屋,却突然在那行人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他己经去世多年的祖父,保持着去世时的模样,面无表情地跟着队伍前行。

“爷爷?”周必文下意识地叫出声来。

就在这时,队伍中的所有行人突然齐刷刷地转过头来看向周必文。他们的脸都是灰白色的,眼睛没有瞳孔,只有一片浑浊。周必文的祖父也转过头来,嘴角慢慢向上扯动,露出一个极其不自然的笑容。

周必文吓得连连后退,绊倒在柴堆上。等他再爬起来时,那行人己经消失了,就像从未出现过一样。

从那天起,周必文开始频繁地看到那些“东西”。有时是在田间劳作时,看到远处荒地上有模糊的人影聚集;有时是深夜听到院子里有脚步声,但从窗户看出去却空无一人;最可怕的是,他偶尔会在反射的影像中,看到自己身后站着几个面目模糊的人影。

村里人都说周必文是“开了阴眼”,因为他那次借阴路的经历,使得他与另一个世界产生了联系。许多人开始避着他,觉得他不祥。只有李老太时常来看他,教他一些护身的方法。

“阴路一旦借过,就永远与那边有了联系,”李老太警告道,“你必须小心,因为它们可能会来找你,尤其是那些无依无靠的孤魂,会把你当作回阳间的引路人。”

周必文谨记李老太的话,在门前挂了她给的符咒,随身携带她制作的护身符。有一段时间,似乎起效了,那些诡异的遭遇减少了许多。

然而,在中元节前夕,奇怪的现象又开始了。先是周必文家养的看门狗连续几夜不安地吠叫,然后是他家地里的庄稼一夜之间全部枯萎死亡。最明显的是,周必文注意到每天黄昏时分,总有一缕薄雾从老林子的方向缓缓飘来,停在他家附近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