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月皎皎 作品

第201章 李贵如来了

"西弟,我明白了。/6`1,看¢书.网^ *无?错′内\容/"顾锦川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紧,他挺首了腰板,"我这就回去起草详细的工作计划,尽快提交上去。"

送走了顾锦川,顾承砚稍事休息,便又投入到了紧张忙碌的工作中。

作为代理市长,顾承砚需要审批的文件很多,每天需要接待的人也很多。

但是他没有丝毫推脱和不耐烦,反而以雷厉风行孜孜不倦的工作作风为所有人树立了一个好榜样。他每天早出晚归,认真细致地对待每一份文件。

这种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如同投入水面的石子,在整个市政府领导层面逐步扩散,形成了涟漪效应。

每周的工作例会上,各部门负责人必须详细汇报工作和项目进度。顾承砚会仔细聆听每个人的发言,当听到某个项目进展缓慢时,他会示意秘书重点记录。下周例会,这个项目必须详细说明进度滞后的原因、遇到的困难以及采取的措施。

这种压力传导机制让各部门负责人如芒在背。谁都不愿意成为被市长办公室重点跟进的对象,那感觉就像头上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s·o_u.k/a?n¢s/h~u¨.?c+o!m?

于是,为了跟得上顾承砚的工作节奏,住建委率先建立了项目进度看板,工商局推出"当日件当日结"的办事承诺,就连一向拖沓的民政局也开始加班加点处理积压的婚姻登记……

有趣的是,最初对新工作节奏叫苦不迭的干部们,在逐渐适应后竟有了截然不同的体会。规划局赵主任私下对许辉坦言:"以前总要拖到年底突击花钱,现在按部就班地推进工作,反而轻松不少。"

这场由顾承砚无意间推动的行政效率革新,很快辐射到了基层,第一季度信访数据显示,投诉量显著下降,以往积压数月的纠纷案件,如今基本能在两周内得到处理答复。

市民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持续攀升,曾经"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的"三难"现象明显改善。更令人欣慰的是,一些部门开始收到群众自发送来的锦旗,这是多年未见的景象。